八龄惨忆乱离辰,戎马惊惶粤匪尘。
总角交多罗黑籍,万头鬼幸脱红巾。
冲风犯雨身婴疾,给米输薪谊笃邻。
教养成人艰十倍,空将双泪报双亲。
八龄惨忆乱离辰,戎马惊惶粤匪尘。
总角交多罗黑籍,万头鬼幸脱红巾。
冲风犯雨身婴疾,给米输薪谊笃邻。
教养成人艰十倍,空将双泪报双亲。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王季珠在六十岁生日时所作,表达的是对个人经历与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慨。诗中通过回忆童年时期遭遇战乱、流离失所的经历,以及成年后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展现了诗人对苦难的坚韧与对亲情的深厚情感。
首句“八龄惨忆乱离辰”,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对童年时期战乱的深刻记忆,表达了对那段痛苦岁月的怀念与反思。接着,“戎马惊惶粤匪尘”一句,进一步描绘了战乱中的动荡不安,以及对社会动荡的深切忧虑。
“总角交多罗黑籍,万头鬼幸脱红巾”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述了战乱中朋友间的生死离别,以及在混乱中幸存者的幸运。这里的“罗黑籍”和“红巾”分别象征着不同的敌对势力或战乱的象征,通过对比,突出了生存的艰难与命运的无常。
“冲风犯雨身婴疾,给米输薪谊笃邻”则转向个人生活层面,描述了在恶劣环境下身体的病痛与生活的艰辛,同时强调了邻里间深厚的友情与相互扶持的重要性。这一部分体现了诗人对人性光辉的赞美,即使在逆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互助依然存在。
最后,“教养成人艰十倍,空将双泪报双亲”两句,表达了对教育与成长过程的艰辛认识,以及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深深感激。这里既有对过去岁月的回顾,也有对未来责任的期许,体现了诗人对家庭与亲情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生命历程与情感体验,也蕴含了对历史、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清代文人在动荡时代中的精神风貌与道德情操。
茫茫勾吴墟,旷远似淮甸。
遇胜有山林,栖禅遗古院。
其教本空寂,身世等飞电。
是间多开士,名列方外传。
奉先反见托,图以安吾竁。
衣冠高平后,选席慎所荐。
坐令一山灵,示现瞿昙面。
白云深复深,香火同致奠。
兼乃突众峰,百年足游衍。
到山每恨迟,出山岂无恋。
肩舆惯崎岖,未让逆流牵。
石秀境益奇,峰回路频转。
绿阴清旦繁,香草发幽茜。
心赏胜花时,谁夸众色绚。
盘纡上灵岩,午供出僧面。
肯为口腹留,颇慰仆夫倦。
昔是歌舞场,歈音想清啭。
只今钟梵居,放怀得往践。
参差丹碧丽,结构衣绝巘。
阴崖露未晞,风叶洒微泫。
汲井讶高原,歇思当三咽。
弱冠曾此来,知复几霜霰。
苔碑难尽读,髣髴经再眄。
行乐信及时,坐成避鸿燕。
西日轮未侧,尚虑云物变。
下坡仍相逐,健武觉尔便。
俄然涵空胜,掩冉不可见。
兀兀渎上归,怅望云中殿。
飞翮亦已还,瞥眼急于箭。
登舟舍山乘,凉飔袭葵扇。
固知生已浮,来者政如禅。
方是即已非,偶言遂成谚。
酒徒人所厌,诗豪还类狷。
兹会近殊无,座有儒林卞。
《自灵岩登天平山次柳道传韵》【元·钱良右】茫茫勾吴墟,旷远似淮甸。遇胜有山林,栖禅遗古院。其教本空寂,身世等飞电。是间多开士,名列方外传。奉先反见托,图以安吾竁。衣冠高平后,选席慎所荐。坐令一山灵,示现瞿昙面。白云深复深,香火同致奠。兼乃突众峰,百年足游衍。到山每恨迟,出山岂无恋。肩舆惯崎岖,未让逆流牵。石秀境益奇,峰回路频转。绿阴清旦繁,香草发幽茜。心赏胜花时,谁夸众色绚。盘纡上灵岩,午供出僧面。肯为口腹留,颇慰仆夫倦。昔是歌舞场,歈音想清啭。只今钟梵居,放怀得往践。参差丹碧丽,结构衣绝巘。阴崖露未晞,风叶洒微泫。汲井讶高原,歇思当三咽。弱冠曾此来,知复几霜霰。苔碑难尽读,髣髴经再眄。行乐信及时,坐成避鸿燕。西日轮未侧,尚虑云物变。下坡仍相逐,健武觉尔便。俄然涵空胜,掩冉不可见。兀兀渎上归,怅望云中殿。飞翮亦已还,瞥眼急于箭。登舟舍山乘,凉飔袭葵扇。固知生已浮,来者政如禅。方是即已非,偶言遂成谚。酒徒人所厌,诗豪还类狷。兹会近殊无,座有儒林卞。
https://shici.929r.com/shici/lcFdZYTus.html
两峰阊门西,突兀俯众丘。
昔年歌舞地,潺湲水空流。
岿然白云祠,祀事久益修。
尚书献纳后,聊复吴中游。
东阳二佳士,并驱驷玉虬。
相从泉石间,共赏花竹幽。
振步极玄览,万象输吟眸。
笑语落空谷,转觉吾生浮。
登高固能赋,一洗千古愁。
日暮微风发,山气凉如秋。
老禅亦好事,款曲邀人留。
清泉出岩窦,浊醪过墙头。
吾曹亦何幸,去去同仙舟。
天上云,何方来。
天之元气出变化,飞龙与尔相徘徊。
龙飞不自行,乘云如水高飞腾。
逶迤缥缈不可名,翱翔矫矫游太清。
出紫薇,过箕尾。
龙行亦行止亦止,与龙一心青天里。
青天皎皎日正中,轮囷萧索飞溶溶。
春风浩荡吹八极,氤氲五气流春风。
忽然收卷不留迹,妙入无门閟玄极。
冥冥窅窅神所宅,独有飞龙可以识。
房山之上有屋名云庄,青壁突兀开栋梁。
云兮云兮不可以敛藏,散为甘雨泽四方,年丰黍稻多穰穰。
云在天,人乐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