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间值狂寇,曾此驻戈鋋。
台沼馀春草,图书散野烟。
懒寻爱酒伴,愁起落花边。
不忍登江阁,心随北斗悬。
岁间值狂寇,曾此驻戈鋋。
台沼馀春草,图书散野烟。
懒寻爱酒伴,愁起落花边。
不忍登江阁,心随北斗悬。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过后一片荒凉的景象。诗人吕本中通过“岁间值狂寇,曾此驻戈鋋”两句,直接点明了战争的背景,展现了战乱期间的紧张氛围。接着,“台沼馀春草,图书散野烟”描绘了战后战场的荒芜,春草零落,书籍散落于野烟之中,形象地表现了战争对文化与自然环境的破坏。
“懒寻爱酒伴,愁起落花边”两句,诗人以个人的情感体验,表达了战乱后的孤独与忧愁。在这样的背景下,寻找饮酒为乐的朋友变得无从谈起,只能独自面对落花,愁绪满溢。最后,“不忍登江阁,心随北斗悬”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不愿登上江阁,似乎是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与对现实残酷的逃避,而心中所想的,却是遥远的北斗星,象征着对稳定与和平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战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以及人们在困境中的复杂心理状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断崖树老,侧岸槎枯,倒倚斜插。
脚面浅溪,掌样平洲重叠。
著芒鞋,携竹杖,遇乱莎幽涧萦纡涉。
那人家,有竹笋瓦缶。
颇颇清冽。
曾微呷。
正斜阳淡淡,暮霭昏昏,晚风猎猎。
转眼已成陈迹。
不堪追蹑。
试问旧醅还好在,暂停归影留时霎。
待重来,细拈弄、水花山叶。
萧萧乌帽黄衫。
烟水拍云岩。
风清月白,一双碧眼莹秋潭。
四海九州,茫茫东北,渺渺西南。
松霜杉露毵毵。
龙门隔如参井,青城佳气与天参。
蔽山充野,牡丹红外茯苓甘。
鹤顶凝丹,隙驹蹀躞,尽百年闲。
乾坤云海风帆。
谯名定,涪陵人。
受道于伊川。
后弃乡里,隐河洛。
复归蜀,居青城之老人村,至今尚存。
一个茅庵,三间七架。
两畔更添两厦。
倒坐双亭平分,扶阑两下。
门前数十丘罢稏。
塍外更百十株桑柘。
一溪活水长流,余波及、蔬畦菜把。
便是招提与兰若。
时钞疏乡园,看经村社。
随分斗米相酬,镮钱相谢。
便阙少亦堪借借。
常收些、笋干蕨鲊。
好年岁,更无兵无火,快活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