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醉太平十四首·其三》
《醉太平十四首·其三》全文
清 / 俞樾   形式: 词  词牌: 醉太平

燕山勒铭。云台写形。麒麟高阁标名。大将军卫青。

功高谤生。菹韩醢彭。青门一叟伶仃。旧通侯邵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人物卫青的复杂命运与后世的评价。首句“燕山勒铭。云台写形。”以燕山和云台象征卫青的功绩被铭记于历史之中,铭刻在石碑上,绘于云台之上,形象地表达了他对国家的贡献被后人所铭记。

接着,“麒麟高阁标名”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卫青的名声如同麒麟般高贵,被标榜在高阁之上,象征着他的声誉之高,无人能及。然而,好景不长,“大将军卫青。功高谤生。”指出卫青虽然功勋卓著,但同时也招来了非议和诽谤,体现了历史人物在功成名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舆论的压力和挑战。

“菹韩醢彭。青门一叟伶仃。”这一句通过比喻的手法,描述了卫青的晚年境遇。其中,“菹韩醢彭”可能是指卫青晚年受到的贬谪或流放,如同韩彭两位将领遭受的待遇一样,暗示了他晚年生活的凄凉和孤独。“青门一叟伶仃”则直接描绘了卫青在青门(长安城东门)作为一位老者独自生活的情景,进一步凸显了他的落寞与无助。

最后,“旧通侯邵平”一句提到了另一位历史人物邵平,他曾经是汉朝的通侯,后来在卫青之后也经历了相似的命运。通过对比邵平与卫青的境遇,诗人或许想要表达的是,即使在历史上有着显赫功绩的人物,也可能无法避免命运的无常和世态的炎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卫青及其后世命运的描绘,反映了历史人物在功名与挫折、荣誉与孤独之间摇摆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俞樾

俞樾
朝代:清   字:荫甫   籍贯:浙江德清   生辰:1821-1907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猜你喜欢

證道歌·其二十四

若实无生无不生,将无生更觅无生。

太似扬声欲止响,太阳燄里点孤灯。

(0)

證道歌·其一九五

旃檀林,无杂树,庭前柏子非相戏。

小中用大一时平,大中用小无边际。

(0)

證道歌·其三十九

净五眼,得五力,五通曾告瞿昙觅。

證知见觉不相干,因邪打正连天碧。

(0)

證道歌·其一○一

但得本,莫愁末,远远寻师多赚脱。

君子务本道须生,不用牵麻并拽葛。

(0)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其七

镇长在,不是坐禅并礼拜。

实相元来岂用修,越古超今含法界。

(0)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其十三

方丈老人相体解,一默全包无小大。

曼殊赞叹实希奇,问疾不任知自败。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