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閒破屋,乐哉支离叟。大笑庭前拍双手。
好花香、又得垂满蒲桃,谁更说、不是美人■酒。
何人工卖弄,驱驾风涛,东海携将袖中走。
昨夜漾云旗,璀璨银台,青鸟语、问君知否。
大半世、丹炉未曾成,做不到、天仙且还閒守。
三閒破屋,乐哉支离叟。大笑庭前拍双手。
好花香、又得垂满蒲桃,谁更说、不是美人■酒。
何人工卖弄,驱驾风涛,东海携将袖中走。
昨夜漾云旗,璀璨银台,青鸟语、问君知否。
大半世、丹炉未曾成,做不到、天仙且还閒守。
这首《洞仙歌·天仙》由清代词人曾廉所作,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深邃的哲思。
词的开篇“三閒破屋,乐哉支离叟”,描绘了一位在破旧屋舍中自得其乐的老者形象,以“三閒”点明其生活简朴,却能从中寻得乐趣,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大笑庭前拍双手”则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老者的欢愉之情,“好花香、又得垂满蒲桃”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美好与生机,仿佛连葡萄藤都因花香而垂满果实,充满了自然的和谐与丰饶。
接下来的“谁更说、不是美人■酒”,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对于世俗之美的超越,认为真正的美不仅仅是外在的,更是内在的、精神的。“何人工卖弄,驱驾风涛,东海携将袖中走”,这一句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手法,描绘了一位能够驾驭风浪、甚至能将东海收入袖中的神奇人物,象征着词人内心世界的广阔与力量。
“昨夜漾云旗,璀璨银台,青鸟语、问君知否”,通过夜晚的云旗、璀璨的银台以及青鸟的啼鸣,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充满诗意的氛围,似乎在向读者传达某种深奥的信息或启示。“大半世、丹炉未曾成,做不到、天仙且还閒守”,最后两句表达了词人对于人生追求的思考,既承认了自己未能实现某些理想(如炼丹求仙),也展现了对平静生活的满足与向往,体现了其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与领悟。
整体而言,《洞仙歌·天仙》不仅展现了词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如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和深邃的哲理思考,还传递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与和谐的生活哲学,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