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鬻女谣》
《鬻女谣》全文
元 / 萨都剌   形式: 古风

扬州袅袅红楼女,玉笋银筝响风雨。

绣衣貂帽白面郎,七宝雕笼呼翠羽。

冷官傲兀苏与黄,提笔鼓吻趋文场。

平生睥睨纨裤习,不入歌舞春风乡。

道逢鬻女弃如土。惨澹悲风起天宇。

荒村白日逢野狐,破屋黄昏闻啸鬼。

闭门爱惜冰雪肤,春风绣出花六铢。

人誇颜色重金璧,今日饥饿啼长途。

悲啼泪尽黄河乾,县官县官何尔颜。

金带紫衣郡太守,醉饱不问民食艰。

传闻关陕尤可忧,旱荒不独东南州。

枯鱼吐沫泽雁叫,嗷嗷待食何时休。

汉宫有女出天然,青鸟飞下神书传。

芙蓉帐暖春云晓,玉楼梳洗银鱼悬。

承恩又上紫云车,那知鬻女长欷歔。

愿逢昭代民富腴,儿童拍手歌《康衢》。

(0)
鉴赏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鬻女谣》描绘了一幅社会底层女子被买卖的凄凉画面。诗中以“扬州袅袅红楼女”起笔,形象地刻画了被卖女子的美丽与不幸。接下来通过“玉笋银筝响风雨”、“绣衣貂帽白面郎”等细节,展现了买卖双方的身份对比,以及女子被迫离开家园的悲凉。

“冷官傲兀苏与黄”暗指官府冷漠,对民生疾苦视而不见,而“提笔鼓吻趋文场”的官员们只关心仕途升迁。“平生睥睨纨裤习”表达了诗人对贵族子弟轻浮生活的鄙夷,他们不关心民间疾苦,反而沉溺于歌舞升平。

“道逢鬻女弃如土”揭示了社会对弱者的无情,“惨澹悲风起天宇”渲染了悲凉气氛。女子的命运如同“荒村白日逢野狐”、“破屋黄昏闻啸鬼”,生活困苦至极。然而,她仍保持着“闭门爱惜冰雪肤”的贞洁,但美貌却无法抵挡饥饿的折磨。

诗中通过“今日饥饿啼长途”、“悲啼泪尽黄河乾”等句,表达了对女子命运的深深同情,同时也批判了“金带紫衣郡太守”等官员的醉生梦死,他们对百姓饥荒视若无睹。最后,诗人借“汉宫有女出天然”暗示希望在未来的盛世里,人民能过上富足的生活,儿童欢歌,不再有鬻女之痛。整首诗情感深沉,揭露了社会的不公和民生疾苦,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作者介绍
萨都剌

萨都剌
朝代:元   字:天锡   号:直斋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生辰:约1272—1355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猜你喜欢

罗浮朱明洞缓声歌三首·其一

朗朗朱光晶,肃肃朱火兵。

朱旗化岞崿,蔟叠环朱明。

耀真肇丹台,飞云概紫清。

于景守劫仞,罡风运流铃。

左摄白元尊,右襟交无英。

同归太信根,桃康保黄宁。

(0)

江南弄七首·其六游女曲

联娟翠翰映玉光。縠衣绣袿嬉江阳。

淩波解佩游龙翔。游龙翔,闻芗泽。发浩倡,聚行客。

(0)

送王一山还湖湘五首·其三

万顷烟波杳洞庭,岳阳楼上敞虚冥。

扁舟何日遥相过,共看君山一点青。

(0)

曲肱吟·其五

互萝烟径易斜阳,未必他乡胜睡乡。

高著正宜归结局,矮人何事亦观场。

经时燕子依人在,咋夜泉声彻枕凉。

自信胸中有云梦,罗浮安用贮空囊。

(0)

喜伦右溪回十首·其四

阆风台畔日含晖,满径春风百卉菲。

犹有桃花开未遍,似应留待主人归。

(0)

约诸公相过连日阴雨忽晴·其二

曙色凝高树,晶晶辉气深。

夹旬惊见日,异地少论心。

荔子初垂颗,薇花半着阴。

只因朋旧好,来伴白头吟。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