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明忽见此亭新,公子诗成思入神。
坐爱碧波千顷绿,梦回芳草一池春。
每倾鹦鹉留佳客,欲采芙蓉寄远人。
燕子不来秋已暮,倚阑无语独逡巡。
眼明忽见此亭新,公子诗成思入神。
坐爱碧波千顷绿,梦回芳草一池春。
每倾鹦鹉留佳客,欲采芙蓉寄远人。
燕子不来秋已暮,倚阑无语独逡巡。
这首《绿波亭》是元末明初诗人陈基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座临水而建的小亭,以及亭中所蕴含的四季变换与诗人的情感世界。
首联“眼明忽见此亭新,公子诗成思入神”开篇即以惊喜之情描绘了诗人偶然发现绿波亭的场景,同时暗示了诗人的才华与灵感。这里的“公子”并非实指,而是泛指诗人自己,通过“诗成思入神”表达了诗人创作时的沉浸与超脱状态。
颔联“坐爱碧波千顷绿,梦回芳草一池春”进一步展开对绿波亭周边环境的描绘。诗人坐在亭中,欣赏着碧波荡漾的湖面,仿佛置身于一片绿色的海洋之中;夜晚梦回,又仿佛回到了春天,满眼都是青翠欲滴的芳草,一池春水映照着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绿波亭四季变换之美,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
颈联“每倾鹦鹉留佳客,欲采芙蓉寄远人”则转而描写绿波亭作为社交场所的功能。每当有佳客来访,诗人便会热情款待,以表达对朋友的珍视;而当思念远方的朋友时,他则会采摘美丽的芙蓉花,以此寄托深情。这两句不仅体现了绿波亭作为社交中心的地位,也展现了诗人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
尾联“燕子不来秋已暮,倚阑无语独逡巡”则是对季节更替的感慨。随着秋天的到来,燕子似乎也因季节的变化而离去,诗人独自倚靠在栏杆上,默默无言地徘徊,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这一联以燕子的离去象征时间的流逝,寓含了深沉的哲理思考。
综观全诗,《绿波亭》通过对绿波亭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四季变换的自然美景,同时也融入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包括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使得整首诗既具画面感,又富含哲理,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驷见视乾度,钟鸣测地机。
秋冬交代序,申霜白绥绥。
原野生暮霭,阶墀散夕霏。
徘徊总严气,怅望沦清辉。
平台寒月色,池水怆风威。
凝阴同徂夜,遰雁独归飞。
萦丛乱芜绝,繁林纷已稀。
贞松非受令,芳草徒具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