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家簿领如鸡栖,私家田园无置锥。
真成忍骂加餐饭,不如西江之水可乐饥。
他人勤拙犹相补,身无功状堪上府。
公诚遣骑束缚归,长随白鸥卧烟雨。
公家簿领如鸡栖,私家田园无置锥。
真成忍骂加餐饭,不如西江之水可乐饥。
他人勤拙犹相补,身无功状堪上府。
公诚遣骑束缚归,长随白鸥卧烟雨。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上权郡孙承议》,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首句“公家簿领如鸡栖”形象地描绘了官吏们在繁重文书工作中忙碌不堪,如同鸡群栖息般拥挤;“私家田园无置锥”则写出诗人对于自己没有足够田产的感慨,暗示了他对物质生活的朴素追求。
接下来,“真成忍骂加餐饭”表达了诗人对于忍受他人指责和侮辱的无奈,宁愿简单度日;“不如西江之水可乐饥”则进一步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认为自然的清流比官场的繁琐更能带来心灵的满足。
“他人勤拙犹相补”暗示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弥补,但诗人自身“身无功状堪上府”,表明他并无显著政绩,即使被召回官府也无所作为。“公诚遣骑束缚归”描绘出被强制回归官场的场景,而“长随白鸥卧烟雨”则以理想化的画面结尾,表达了诗人渴望像白鸥那样在自然中逍遥自在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官场与田园生活,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个人功名的淡泊。
三月一日春如酒,红是桃花绿杨柳。
人生不醉欲如何,不如意常十八九。
暂兹袖公补天手,谁能箝我谈天口。
挹斗酌海两相逢,天风吹入无何有。
道岂与身穷,相逢两秃翁。
高怀真悃悃,薄艺愧空空。
同谷吟山雪,愚溪感候虫。
斯人何可作,尚获见余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