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饮又不醉,子今有何罪。
疾呼遂不应,痛恨此潭水。
不饮又不醉,子今有何罪。
疾呼遂不应,痛恨此潭水。
这首诗名为《哭贵儿(其二)》,是明代思想家李贽所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失去爱子的深切悲痛与无奈。
“不饮又不醉,子今有何罪。”这两句诗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儿子无辜离世的不解与愤怒。在常人看来,饮酒或醉酒往往与罪行无关,但在诗人眼中,儿子的离世似乎无端且不可理喻,因此发出这样的疑问。
“疾呼遂不应,痛恨此潭水。”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面对儿子离世时的绝望与痛苦。在极度悲伤中,诗人呼唤儿子却得不到回应,这种无声的沉默让诗人更加痛心。诗人将这份无法言说的痛苦寄托于“潭水”,表达出对命运不公的愤慨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深刻地展现了失去亲人的痛苦与哀伤,以及对命运的质疑与抗争。李贽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情感,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生动的悲剧画面,让人感同身受,深受触动。
岐海波仍润,仁山月满楼。
高名驰百粤,过化忆三州。
柏列滇南戟,棠阴岭道稠。
潺湲思泰岳,睇望阻遐陬。
人弃摧枯木,君怜揽敝裘。
金台容御李,珠海幸依刘。
山月入帘夜,江云放棹秋。
深杯忘我辈,横被剧仙舟。
人自龙门远,书来雁帛遒。
千言怜国士,双爵重吴钩。
草莽存交谊,天涯动客愁。
从销金石烬,不变海波流。
杳杳嗟驹隙,悠悠问女牛。
藐孤哀骨毁,弱羽阻云脩。
紫气函关满,青峰太华浮。
纡衡金马在,揽胜碧鸡留。
霜肃社无鼠,风清夜不桴。
勒铭关塞日,倘许借前筹。
生平王子猷,此君有神契。
千亩不羡玉琅玕,数枝时想风雨至。
吾家大阮结园林,一幅飞空兰亭记。
未伴丹凤鸣,政傲龙吟致。
兴来尊酒忆相携,翠筱如烟醉未归。
十年重过名园下,萧疏犹复绿成围。
丈夫寄托如脩竹,看取枝枝云汉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