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行官柳拂人低,勾引风光挽客衣。
正是斜川春事起,翻思戴月荷锄归。
著行官柳拂人低,勾引风光挽客衣。
正是斜川春事起,翻思戴月荷锄归。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道中的春日景色,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著行官柳拂人低”,生动地展现了官柳随风轻摆,仿佛要触碰行人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温柔而亲切的氛围。次句“勾引风光挽客衣”,则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魅力,仿佛是大自然在以各种方式邀请旅人驻足欣赏,甚至让春风将游人的衣角轻轻撩起,增添了几分浪漫与诗意。
接着,“正是斜川春事起”,点明了地点和时节,暗示着诗人所处之地正是斜川,春意正浓。这一句不仅交代了背景,也暗含了对眼前景象的赞叹。最后,“翻思戴月荷锄归”,诗人由眼前的美景联想到农夫劳作后的宁静与满足,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慨。这句诗以反问的形式,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思绪和情感,使得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捕捉并传达了庐山春日的独特韵味,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又融入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
樽前花底寻春处,堪叹心情全减。
一身萍寄,酒徒云散,佳人天远。
那更今年,瘴烟蛮雨,夜郎江畔。
漫倚楼横笛,临窗看镜,时挥涕、惊流转。
花落月明庭院。
悄无言、魂消肠断。
凭肩携手,当时曾效,画梁栖燕。
见说新来,网萦尘暗,舞衫歌扇。
料也羞憔悴,慵行芳径,怕啼莺见。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摩诃池上追游路,红绿参差春晚。
韶光妍媚,海棠如醉,桃花欲暖。
挑菜初闲,禁烟将近,一城丝管。
看金鞍争道,香车飞盖,争先占、新亭馆。
惆怅年华暗换。
点销魂、雨收云散。
镜奁掩月,钗梁拆凤,秦筝斜雁。
身在天涯,乱山孤垒,危楼飞观。
叹春来只有,杨花和恨,向东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