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野春回晓日曛,瞻蒲望杏总殷殷。
蛰虫辟户翻新土,候雁呼风认旧群。
千古屯田贻壮策,几人筹国建殊勋。
兵戈销尽为农器,布谷催耕叫塞云。
大野春回晓日曛,瞻蒲望杏总殷殷。
蛰虫辟户翻新土,候雁呼风认旧群。
千古屯田贻壮策,几人筹国建殊勋。
兵戈销尽为农器,布谷催耕叫塞云。
这首《春日口占》由清代诗人国柱创作,描绘了春日田野的生动景象与农事活动,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农耕文化的韵味。
首联“大野春回晓日曛,瞻蒲望杏总殷殷”,以“大野”开篇,点明广阔的田野在春日的照耀下生机勃勃。晨曦中,蒲草与杏花竞相开放,色彩斑斓,充满生机,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颔联“蛰虫辟户翻新土,候雁呼风认旧群”,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自然现象。冬眠的昆虫开始活跃,翻动泥土,准备新的生长季节;候鸟随着季节变化而迁徙,它们通过风向辨识方向,寻找熟悉的群体,展现了一幅和谐共生的自然画卷。
颈联“千古屯田贻壮策,几人筹国建殊勋”,将视角转向历史与社会,赞美古代先贤在屯田政策上的贡献,以及他们在国家建设中的卓越功勋。这里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当下农事活动价值的肯定。
尾联“兵戈销尽为农器,布谷催耕叫塞云”,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年代农耕生活的向往。战争的痕迹被农具所取代,布谷鸟的啼声催促着农民们开始耕作,整个画面充满了宁静与希望,展现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不仅描绘了春日田野的美丽景色,也蕴含了对农耕文化、历史传承以及和平生活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时代感和人文关怀的作品。
宦游南北,月明何处不相随。十年九赋新词。
今夜清光如许,无以侑金卮。
想叨居此职,著甚推辞。临风再思。是有句欲来时。
除却广寒人见,尘世谁知。
天香一阵,恰飘动婆娑桂树枝。秋影里、醉写乌丝。
壮岁耽书,黄卷青灯,留连寸阴。
到中年赢得,清贫更甚,苍颜明镜,白发轻簪。
衲被蒙头,草鞋著脚,风雨萧萧秋意深。
凄凉否,瓶中匮粟,指下忘琴。一篇梁父高吟。
看谷变、陵迁古又今。
便离骚经了,灵光赋就,行歌白雪,愈少知音。
试问先生,如何即是,布袖长垂不上襟。
掀髯笑,一杯有味,万事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