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戴氏水竹居》
《寄题戴氏水竹居》全文
明 / 吴与弼   形式: 古风

胜日来良朋,相招出茅屋。

壮观穷名山,所历清心目。

山人白云端,苍翠罗脩竹。

鹤发笑相逢,坐谈此君熟。

苔径递幽阴,轩楹净如玉。

尘虑蝉已蜕,道心露新沐。

主宾偶一契,题诗惬素欲。

徘徊话别迟,夤缘看未足。

归卧梅窗云,馀兴犹可掬。

何当载酒来,重寻咏淇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戴氏水竹居相聚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文雅趣的和谐交融。

首句“胜日来良朋,相招出茅屋”点明了聚会的时间和地点,阳光明媚的日子,诗人与好友走出简朴的茅屋,预示着愉悦的氛围即将展开。

“壮观穷名山,所历清心目”描述了他们游览名山大川,心灵得到了洗涤和净化,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内心的宁静。

接着,“山人白云端,苍翠罗脩竹”描绘了山中高人隐居于白云之巅,周围环绕着苍翠的修竹,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鹤发笑相逢,坐谈此君熟”写出了老友重逢的喜悦,他们坐在竹林中,畅谈往事,彼此之间的友情深厚而熟悉。

“苔径递幽阴,轩楹净如玉”描绘了小径旁长满苔藓,显得幽静深邃,轩楹(屋檐下的横梁)洁净如玉,增添了居所的雅致。

“尘虑蝉已蜕,道心露新沐”暗示了在自然的洗礼下,诗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去除了世俗的烦恼,更加接近道家的境界。

“主宾偶一契,题诗惬素欲”表明了主人与宾客之间偶然间产生了默契,于是共同题诗以表达心中的素愿。

“徘徊话别迟,夤缘看未足”表达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即使时间紧迫,仍不愿匆匆离去。

最后,“归卧梅窗云,馀兴犹可掬”描绘了诗人回到家中,面对梅窗前的云彩,心中仍充满余兴,仿佛还能捕捉到聚会的欢乐。

“何当载酒来,重寻咏淇澳”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再次相聚,共同品味淇澳(可能指淇河两岸的美景或活动)的美好时光,体现了对友情和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以及友情与心灵净化的主题,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作者介绍

吴与弼
朝代:明

(1391—1469)江西崇仁人,初名梦祥,字子傅,吴溥子。十九岁即决心专治程朱理学,不应科举。天顺元年以石亨荐,授左谕德,固辞不拜。所著《日录》,悉言生平所得。胡居仁、陈献章、娄谅等均其弟子。学者称康斋先生,有《康斋文集》。
猜你喜欢

挽胡休复庶常八章·其七

长夏迓灵輀,悲凉赤日生。

所经皆旧迹,安能掉臂行。

萧萧新白杨,未树如有声。

子真钟子期,予□范巨卿。

(0)

剪子岭

剪子高崖五树松,横拖铁板夹西东。

中间一线通人马,远处看来密似缝。

(0)

题画竹赠子完得嗣

仙母将雏绕绣裙,画成尽是凤毛群。

不知若个思凡世,梦入君家载紫云。

(0)

咏画中红梅

一条斜扫挂长空,不与寻常桃李同。

翠干朱花虽觉媚,竹梢松杪尚相容。

(0)

崇厓

崇厓薄瘴接遥天,兵马宵征踏月圆。

渐度重关增曙影,半留行灶减炊烟。

万山束路通千里,二水分流各一边。

蜀道传来还觉险,高歌一曲使人怜。

(0)

寒食后骆君携酌次其所示别作韵答之

破铛长拾鹊巢柴,忽枉行厨向此开。

笑引醇醪对公瑾,悲生寒食哭之推。

竹书劫傍浑应烬,花雨天愁亦懒裁。

海水海风鹘翼尽,坳堂偷此一浮杯。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