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铛长拾鹊巢柴,忽枉行厨向此开。
笑引醇醪对公瑾,悲生寒食哭之推。
竹书劫傍浑应烬,花雨天愁亦懒裁。
海水海风鹘翼尽,坳堂偷此一浮杯。
破铛长拾鹊巢柴,忽枉行厨向此开。
笑引醇醪对公瑾,悲生寒食哭之推。
竹书劫傍浑应烬,花雨天愁亦懒裁。
海水海风鹘翼尽,坳堂偷此一浮杯。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渭所作的《寒食后骆君携酌次其所示别作韵答之》。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骆君相聚的情景,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
首句“破铛长拾鹊巢柴”,以破旧的锅具和拾来的鹊巢柴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简朴而略带荒凉的氛围,预示着聚会的非同寻常。接着,“忽枉行厨向此开”一句,转折点出现,友人的到来打破了原有的宁静,带来了温暖与欢愉。
“笑引醇醪对公瑾,悲生寒食哭之推”两句,运用典故,将友人比作周瑜(公瑾),表达了对友人的敬重与欣赏;同时,“寒食”一词暗示时节,而“哭之推”则暗含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离去的不舍。
“竹书劫傍浑应烬,花雨天愁亦懒裁”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时间流逝的主题,竹书被劫难烧毁,象征历史的遗忘;花雨与天愁,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
最后,“海水海风鹘翼尽,坳堂偷此一浮杯”两句,以大海、风、鹘(鹰)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广阔而孤独的画面,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世界时的渺小感和对短暂相聚的珍惜。同时,“偷此一浮杯”中的“偷”字,既是对时光易逝的无奈,也蕴含着对当下相聚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温馨与离别的哀愁,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侵晨过襄阳,扑面腥风吼。
贼去但空村,孑遗靡鸡狗。
人肉缠草根,狼藉不速朽。
流亡未敢归,满地饥乌走。
猛闻人呻吟,悲酸拙破牖。
马挝启其门,中有垂死妇。
听妇哭致辞,欲语气先呕。
噫昔初病时,问讯烦姑舅。
良人意殷勤,床前时执手。
一朝闻寇至,骨肉分离陡。
各思全身命,弃我如敝帚。
谁希盗贼怜,不死活亦苟。
恍惚十余日,水浆未入口。
所恨不知饥,形气尚缠纠。
奋飞苦不能,残生岂持久。
不愿赐良药,不愿分乾糗。
愿污腰间刀,游魂瘗荒阜。
乾坤莽风尘,群盗恣芟蹂。
却愁乐死人,丧乱随时有。
入夏风仍颠,清和竟罕遘。
懒过三眠蚕,垂帘卧清昼。
有客造我门,约向精蓝扣。
畦宽艺杂花,墙低露遥岫。
所嫌麦苗枯,得雨或能秀。
老僧灌溉勤,朝暮资井甃。
茶话晷影移,虚亭敞新构。
兰臭淡忘言,松花落盈袖。
东西渡瀼溪,溪转峡角对。
奔腾逐江来,飞舞与人会。
中蓄万古灵,排空障旌旆。
根穿潜虬宫,石压飞鸟背。
荡摩出宝气,倏忽走光怪。
神仙归有所,云雨出其内。
势极衡湘长,高与天谷配。
何年破山腹,于此纳万派。讹传■令凿,转忘禹功大。
屹为巴西门,险绝蜀东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