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明远楼次韵·其三》
《明远楼次韵·其三》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明远楼头咏碧霞,关心节序属昭华。

即看燕谷冰霜地,会赏春明烂漫花。

昼永苑云萦槛细,天空奎斗拂檐斜。

都将化日氤氲气,散入闾阎百万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远楼上的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感慨与欣赏。首句“明远楼头咏碧霞”,以明远楼为背景,碧霞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高远,通过咏唱表达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接着,“关心节序属昭华”一句,点明诗人关注时节的变化,昭华则寓意着光明与美好,暗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期待。

“即看燕谷冰霜地,会赏春明烂漫花”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前句描述寒冷的冬景,后句则转向生机勃勃的春花,表达了诗人从冬到春的观察与感受,体现了自然界由衰转盛的过程,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生命活力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昼永苑云萦槛细,天空奎斗拂檐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画面,昼长夜短的夏日里,苑中云雾缭绕,轻绕在栏杆之上,天空中的奎星斗宿似乎轻轻拂过屋檐,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也寓含了宇宙间的和谐与秩序。

最后,“都将化日氤氲气,散入闾阎百万家”一句,将诗人的思绪从个人情感升华至更广阔的层面,化日之气不仅弥漫于楼阁之间,更是散播至民间,寓意着美好的事物能够惠及大众,传递出诗人对社会和谐与普世幸福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自然与人文关怀的主题。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菩萨蛮·其一

西洲风紧骄禽唳。文梁乳燕栖无地。相望郁金堂。

氤氲心字香。芳悰山黛蹙。自转商丝轴。

郎意未分明。绿窗閒梦惊。

(0)

谒金门

山无数。遮断故人何处。见说阑舟独系住。

溪边红叶树。忆著前时欢遇。惹起今番愁绪。

怎得西风吹泪去。阳台为暮雨。

(0)

失调名

雨后轻寒。

(0)

宛在堂中即事·其十三

日落榕阴翠匝,风摇兰径芳微。

梦蝴枕上初觉,啼鸟枝头未归。

(0)

满江红.题画寿总宪龚芝麓.过虎邱申文定公祠

相国祠堂,看古树、苍崖千尺。

听断涧、辘轳声紧,阑干吹笛。

士女嬉游灯火乱,君臣际会松杉直。

任年年、急雨打荒碑,儿童识。今古恨,兴亡迹。

白社饮,青门客。叹三公旧事,吾徒萧瑟。

歌舞好随时世改,溪山到处还堪忆。

尽浮生、风月倒金樽,千人石。

(0)

和何吉阳赠别七首·其六

白首耆英会,青云伟器多。

德星联的烁,沂点意如何。

傍柳寻幽赏,临流发浩歌。

韶光容易过,同趁肯蹉跎。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