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游洛阳道,未识故园花。
晓忆东溪雪,晴思冠岭霞。
谷深兰色秀,村迥柳阴斜。
怅望龙门晚,谁知小隐家。
虽游洛阳道,未识故园花。
晓忆东溪雪,晴思冠岭霞。
谷深兰色秀,村迥柳阴斜。
怅望龙门晚,谁知小隐家。
此诗描绘了诗人游历洛阳时的感受与内心世界。"虽游洛阳道,未识故园花"表达了诗人虽然行走在洛阳城外,但对那里的故土之花却并不熟悉,流露出一丝淡淡的乡愁和对远方家园的思念。而接下来的"晓忆东溪雪,晴思冠岭霞"则是诗人在清晨回想起东溪的白雪,在晴朗的天气中思考着冠岭上的彩霞,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展示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内心深处的静谧。
下一段"谷深兰色秀,村迥柳阴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谷风光图。这里的“兰”可能指的是兰草或其他野花,它们在深谷中显得格外娇艳;而“柳阴斜”则是村落中的柳树,阳光透过树叶投下斜斜的影子,这些细节勾勒出了一个宁静、和谐的乡间景象。
最后两句"怅望龙门晚,谁知小隐家"表达了诗人对日落时分的龙门景色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和渴望被理解的情绪。这里的“小隐家”指的是诗人的隐居之地,而“谁知”则是对自己的隐居生活是否有人所知的一种询问,带有一丝自我情怀的探寻。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诗人对洛阳自然风光的描绘,以及对故园和个人隐居生活的思索,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深沉的情感。
五德同行,五事分情。山谷为亢,金跃始旷。
居学为修,木荣众求。尊彊为治,如火灼视。
江海无为,似水推移。导引作寿,土则坤久。
四时相守,民莫不有。民各知子,鲜克知母。
水火木金,反为土沉。义仁智礼,是古非今。
此惟圣德,澹然无极。众美从之,以归至域。
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其寝不梦,其觉无忧。
其名同帝,与一同流。纯素之一,惟神在室。
干越不用,其宝倍密。不亏其纯,其纯乃真。
不杂其素,其素乃具。乃真乃具,五星天聚。
别离在万里,依依梦故乡。
道路阻且艰,引领遥相望。
音尘久断绝,寤言怀忧伤。
蟾蜍怀故土,騊駼思旧疆。
欢爱人自好,忧思人自老。
少壮能几时,相须苦不早。
思君会无期,焉得不枯槁。
勖哉崇明德,令名以终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