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平泉杂咏.忆野花》
《忆平泉杂咏.忆野花》全文
唐 / 李德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虽游洛阳道,未识故园花。

晓忆东溪雪,晴思冠岭霞。

谷深兰色秀,村迥柳阴斜。

怅望龙门晚,谁知小隐家。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游历洛阳时的感受与内心世界。"虽游洛阳道,未识故园花"表达了诗人虽然行走在洛阳城外,但对那里的故土之花却并不熟悉,流露出一丝淡淡的乡愁和对远方家园的思念。而接下来的"晓忆东溪雪,晴思冠岭霞"则是诗人在清晨回想起东溪的白雪,在晴朗的天气中思考着冠岭上的彩霞,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展示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内心深处的静谧。

下一段"谷深兰色秀,村迥柳阴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谷风光图。这里的“兰”可能指的是兰草或其他野花,它们在深谷中显得格外娇艳;而“柳阴斜”则是村落中的柳树,阳光透过树叶投下斜斜的影子,这些细节勾勒出了一个宁静、和谐的乡间景象。

最后两句"怅望龙门晚,谁知小隐家"表达了诗人对日落时分的龙门景色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和渴望被理解的情绪。这里的“小隐家”指的是诗人的隐居之地,而“谁知”则是对自己的隐居生活是否有人所知的一种询问,带有一丝自我情怀的探寻。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诗人对洛阳自然风光的描绘,以及对故园和个人隐居生活的思索,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深沉的情感。

作者介绍
李德裕

李德裕
朝代:唐   字:文饶   籍贯: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   生辰:787—849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猜你喜欢

风入松.秋夜

金风析析绕窗前。梧叶舞翩跹。

空阶蛩语无休歇,不由人、无限凄然。

天上月明如洗,桂枝影堕疏檐。

砧残漏永如年,宝鼎喷馀烟。

琵琶冷落无心拨,为闲愁、常锁眉尖。

这苦向人难诉,还来题上花笺。

(0)

尚湖

袅袅西风起白波,维舟无奈客愁何。

江湖满地人来少,芦苇连天雁去多。

咫尺不遑安信宿,百年能得几经过。

自怜旧日嬉游处,都被农家插晚禾。

(0)

山径

数里通茅屋,松涛里面行。

野花三月亚,水石一边明。

载酒人来少,为吟独立清。

近开兰菊坞,寂寞有谁争。

(0)

读南华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其八刻意

五德同行,五事分情。山谷为亢,金跃始旷。

居学为修,木荣众求。尊彊为治,如火灼视。

江海无为,似水推移。导引作寿,土则坤久。

四时相守,民莫不有。民各知子,鲜克知母。

水火木金,反为土沉。义仁智礼,是古非今。

此惟圣德,澹然无极。众美从之,以归至域。

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其寝不梦,其觉无忧。

其名同帝,与一同流。纯素之一,惟神在室。

干越不用,其宝倍密。不亏其纯,其纯乃真。

不杂其素,其素乃具。乃真乃具,五星天聚。

(0)

行行重行行

别离在万里,依依梦故乡。

道路阻且艰,引领遥相望。

音尘久断绝,寤言怀忧伤。

蟾蜍怀故土,騊駼思旧疆。

欢爱人自好,忧思人自老。

少壮能几时,相须苦不早。

思君会无期,焉得不枯槁。

勖哉崇明德,令名以终保。

(0)

游杭州西湖

游遍西湖过六桥,数株杨柳间株桃。

好怀更向孤山醉,收拾莺花别样娇。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