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南华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其八刻意》
《读南华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其八刻意》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乐府曲辞

五德同行,五事分情。山谷为亢,金跃始旷。

居学为修,木荣众求。尊彊为治,如火灼视。

江海无为,似水推移。导引作寿,土则坤久。

四时相守,民莫不有。民各知子,鲜克知母。

水火木金,反为土沉。义仁智礼,是古非今。

此惟圣德,澹然无极。众美从之,以归至域。

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其寝不梦,其觉无忧。

其名同帝,与一同流。纯素之一,惟神在室。

干越不用,其宝倍密。不亏其纯,其纯乃真。

不杂其素,其素乃具。乃真乃具,五星天聚。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五行(金、木、水、火、土)的象征意义,阐述了道德修养与治理国家的深刻哲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旨在表达圣人品德的高深与纯粹。

“五德同行,五事分情”,开篇点明了道德修养与行为准则的重要性,强调了内在品德与外在行为的统一。

“山谷为亢,金跃始旷”、“居学为修,木荣众求”、“尊彊为治,如火灼视”、“江海无为,似水推移”、“导引作寿,土则坤久”,通过五行的特性,分别对应了不同层面的道德品质与治理方式,形象地描绘了圣人品德的广阔与深远。

“四时相守,民莫不有”,强调了圣人品德对民众生活的影响,如同四季更替,不可或缺。

“民各知子,鲜克知母”,揭示了人们往往容易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却难以察觉自身的不足,暗含了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水火木金,反为土沉”,通过五行之间的相互转化,表达了圣人品德的包容与调和。

“义仁智礼,是古非今”,强调了传统美德的价值,反对随波逐流,倡导坚守正道。

“此惟圣德,澹然无极”,总结了圣人品德的高深与纯粹,如同大海般宽广,无边无际。

“众美从之,以归至域”,表达了圣人品德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如同引领众人走向至善之地。

“其生若浮,其死若休”,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圣人生前后的宁静与超脱。

“其寝不梦,其觉无忧”,进一步强调了圣人的内心平静与无忧无虑。

“其名同帝,与一同流”,将圣人的影响力比作帝王,表明其品德与智慧对社会的深远影响。

“纯素之一,惟神在室”,强调了圣人品德的纯粹与神圣,如同神灵一般存在于内心深处。

“干越不用,其宝倍密”,通过比喻,表达了圣人品德的珍贵与独特性。

“不亏其纯,其纯乃真;不杂其素,其素乃具”,强调了圣人品德的纯粹与完整,不被外界所玷污。

“乃真乃具,五星天聚”,最后以天象的聚合,象征圣人品德的圆满与崇高,如同天上的星辰汇聚,照亮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五行的巧妙运用,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圣人品德的内涵与价值,以及其对个人修养与社会治理的深远影响,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道德修养的重视与追求。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某敬采民言成六韵为安抚阁老尚书寿伏幸过目·其五

公今卧护足从容,岂有扁舟欲便东。

少待政成归帝所,此邦还在化钧中。

(0)

寿定叟弟·其四

秋风想已治归装,吾亦扁舟具碧湘。

世味祇应谙历遍,何如兄弟对方床。

(0)

仲春有怀·其五

想见城南春水深,春来夜夜动归心。

隔墙季子应无恙,为托飞鸿寄好音。

(0)

句·其二

风物一堆灰。

(0)

句·其一

高光如有嗣,吴魏岂胜诛。

(0)

纸阁

纸阁新装褫,青毡喜尚存。

翠圆垂彩络,红朵粲陶盆。

藏密寒无著,融真体自温。

夜深谁晤语,花缀短檠昏。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