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浦与云齐,轻舟怕路迷。
风驱群木偃,天压万山低。
远渚聚饥雁,荒村鸣午鸡。
客中听不得,况有鹧鸪啼。
极浦与云齐,轻舟怕路迷。
风驱群木偃,天压万山低。
远渚聚饥雁,荒村鸣午鸡。
客中听不得,况有鹧鸪啼。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于沔阳之江面,所见之景充满了自然的壮丽与孤寂的情感。首联“极浦与云齐,轻舟怕路迷”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江面的辽阔与天空的高远,轻舟在这样的背景下显得渺小而无助,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孤独。颔联“风驱群木偃,天压万山低”通过动态与静态的对比,展现了风力的强大和山峦的巍峨,同时也隐含了自然力量对人类的压迫感。
颈联“远渚聚饥雁,荒村鸣午鸡”转而描写远处的湖泊聚集着饥饿的大雁,荒凉的村庄里传来午后的鸡鸣,这些细节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孤独与荒凉氛围,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与脆弱。
尾联“客中听不得,况有鹧鸪啼”则直接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哀愁,鹧鸪的啼声在寂静的环境中更加突显了这种情感,仿佛是在诉说着远方的思念与内心的忧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时期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以及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个人情感投射。
朝来佳气,郁葱葱,报道悬弧良节。
绿水朱华秋色嫩,景比蓬莱更别。
万缕银须,一枝铁杖,信是人中杰。
此翁八十,怪来精彩殊绝。
闻道久种阴功,杏林橘井,此辈都休说。
一点心通南极老,锡与长生仙牒。
乱舞斑衣,齐倾寿酒,满座笙歌咽。
年年今日,华堂醉倒明月。
家家腊月二十五,淅米如珠和豆煮。
大杓轑铛分口数,疫鬼闻香走无处。
锼姜屑桂浇蔗糖,滑甘无比胜黄粱。
全家团栾罢晚饭,在远行人亦留分。
褓中孩子强教尝,馀波遍沾获与臧。
新元叶气调玉烛,天行已过来万福。
物无疵疠年谷熟,长向腊残分豆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