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经济达丹墀,鹭岛荆襄见措施。
政为救荒筹积贮,心存爱物起疮痍。
法书唐代双钩帖,佳话东山一局棋。
感谢春晖垂普照,向荣小草许呈诗。
文章经济达丹墀,鹭岛荆襄见措施。
政为救荒筹积贮,心存爱物起疮痍。
法书唐代双钩帖,佳话东山一局棋。
感谢春晖垂普照,向荣小草许呈诗。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施澹人在《壬辰春捧檄来澎随同芸皋先生观察查办抚恤蒙赐书画联扇赋诗申谢》组诗的第二首中创作。施澹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官员在经济治理上的卓越才能,以及他采取的政策措施对解决饥荒和关爱民众的贡献。
首句“文章经济达丹墀”,赞扬了这位官员在经济治理方面的高超能力,使得他的政策能够达到朝廷的最高决策层。接着,“鹭岛荆襄见措施”则进一步说明了他在不同地区实施的有效措施,展现了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政为救荒筹积贮,心存爱物起疮痍”这两句直接点明了这位官员的执政理念和行动。他不仅关注粮食储备,以应对可能的饥荒,更是在灾民中展现出深切的同情心,积极救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生灵。
“法书唐代双钩帖,佳话东山一局棋”两句则通过艺术和历史典故,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前者提到唐代书法艺术,暗示了官员在文化修养上的深厚底蕴;后者借用东山弈棋的故事,象征着官员在处理政务时的智慧与策略。
最后,“感谢春晖垂普照,向荣小草许呈诗”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官员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自谦地表示愿意以诗歌的形式表达敬意,如同小草在春光下生长,充满生机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官员在经济治理和社会关怀方面的杰出成就,也体现了诗人对其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深刻敬仰。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施澹人成功地将政治、文化和个人情感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时世属典午,清谈人所任。
高风推七贤,游玩来竹林。
阮藉与阮咸,声诗同吟咏。
刘伶泊王戎,盘薄遂散襟。
秀岂不解棋,康亦善鼓琴。
山公非俗流,昂然戴华簪。
我来观画图,颜貌殊可钦。
何当尚圣道,名誉垂古今。
梁家守帑奴,孙家在堂母。
教唆盗金珠,无处诉冤苦。
五十万钱数未周,兄兄弟弟俱监收。
赀财藉没入官府,宅第空虚风雨秋。
六君七贵三公主,荣显峥嵘古无比。
豪奢难保万千年,一时又逐东流水。
孙家母,梁家奴,春花秋叶分荣枯。
当□之人如鉴此,胜败不异呼枭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