霏微雨过不成泥,小步何妨曳杖藜。
半露好山云断续,轻笼淡日树高低。
池塘有梦春生草,桃李无言下自蹊。
政此新晴犹未定,那堪又听竹鸡啼。
霏微雨过不成泥,小步何妨曳杖藜。
半露好山云断续,轻笼淡日树高低。
池塘有梦春生草,桃李无言下自蹊。
政此新晴犹未定,那堪又听竹鸡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闲适的春日雨后风景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细腻的观察,展现了雨后的清新与生机。
"霏微雨过不成泥,"一句表明细雨虽已过去,但未能形成泥泞,暗示着雨水的轻柔与土地的干燥。"小步何妨曳杖藜"则描绘诗人手持拐杖,小心翼翼地行走在可能还有湿润的小径上的景象,表现了诗人的闲适情怀。
接下来的两句"半露好山云断续,轻笼淡日树高低",通过对山色与日光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恬静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氛围。"池塘有梦春生草,桃李无言下自蹊"则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以及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萌动的感受。
最后两句"政此新晴犹未定,那堪又听竹鸡啼"表达了一种等待与期待。虽然新晴还未完全稳定,但诗人已经能够听到竹林间鸡鸣的清音,预示着自然界即将展现出的生机勃勃。
整首诗通过对细雨后景色的描绘,以及对春天生机的赞美,展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羞朱妒粉,染雾裁云,淡然苍佩仙裳。
半额蜂妆,莫道梳洗家常。
碧罗乱萦小带,翠虬寒、一架清香。
春思苦,倚晴娇无力,如待韩郎。
密幄笼芳吟夜,任露沾轻袖,月转空梁。
弱骨柔姿,偏解勾引诗狂。
遗钿碎金满地,恨无情、风送韶光。
闲昼永,看青青、垂蔓过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