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刘氏女自誓为尼怜其操者幸助成之》
《刘氏女自誓为尼怜其操者幸助成之》全文
宋 / 叶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汉上洪波不可亲,夔州华发自嫌贫。

世间浮想如枯蜡,还向虚空嫁此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úshìshìwèiliáncāozhěxìngzhùchéngzhī
sòng / shì

hànshànghóngqīnkuízhōuhuáxiánpín

shìjiānxiǎngháixiàngkōngjiàshēn

注释
洪波:形容长江水流湍急。
夔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名,位于今重庆市奉节县一带。
华发:白发,指年老。
嫌贫:感到贫困而自惭。
浮想:虚无缥缈的想法。
枯蜡:比喻毫无生气的事物。
虚空:空无一物的地方,象征着虚无或理想中的境地。
嫁此身:将自己的身心寄托或交付。
翻译
长江上的汹涌波涛难以亲近,我在夔州白发丛生,自感贫困。
世间的虚幻想象如同干枯的蜡烛,我只能将自己交付给这空荡的空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决心出家为尼的坚定与无奈。她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生活的超脱和不满。"汉上洪波不可亲"一句以宏大的江河波涛比喻人间的险恶与不可接近;"夔州华发自嫌贫"则是通过对美丽头发的描绘,表达出自己对于物质财富的不足和内心的清高。

"世间浮想如枯蜡"用虚幻不实的事物比喻世间的种种浮想,而"还向虚空嫁此身"则是表明诗人想要摆脱尘世烦恼,将自己这一生托付给虚无缥缈的自然界。这两句强烈地体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精神解放的渴望。

整首诗流露出的,是一颗追求超脱与自由的心灵,以及面对社会束缚时所表现出的无奈与挑战。通过这样的语言表达,诗人传递了一种出世思想,同时也揭示了个人对于自我价值实现的渴望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诗人的情感是复杂且深沉的,她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
叶适

叶适
朝代:宋   字:正则   号:水心居士   籍贯: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   生辰: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
猜你喜欢

早春书局即事

蔷薇结旧蔓,夭桃种新红。

伤根桃不死,著架蔓依丛。

要以玩芳物,亦宁负春风。

谁念太行下,移谷学愚公。

(0)

同谢师厚宿胥氏书斋闻鼠甚患之

灯青人已眠,饥鼠稍出穴。

掀翻盘盂响,惊聒梦寐辍。

唯愁几砚扑,又恐架书齧。

痴儿效猫鸣,此计诚已拙。

(0)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十二峻极寺

山高路已穷,倏尔逢兰若。

落日老僧闲,支颐古松下。

缓步入禅庭,苔苍但萧洒。

(0)

再别仲仪

前别岁月远,道同情相亲。

三旬忽相见,愈厚不厌频。

昔云思数面,今无愧古人。

眷然东去怀,纷若陌上尘。

(0)

田家·其四

今朝田事毕,野老立门前。

拊颈望飞鸟,负暄话馀年。

自从备丁壮,及此常苦煎。

卒岁岂堪念,鹑衣著更穿。

(0)

失鹧鸪

爱玩日已久,开笼为驯故。

点臆雪花圆,连袪浪纹素。钩辀格磔鸣,?㲞翻翁去。

谁知烟渚深,绿水脩篁处。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