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枝逊滑,藤根让洁、八尺风漪铺水。
象床谁与问遗簪,有几点、瑶池清泪。
冰丝细袅,花纹巧织。还似鲛宫新制。
任人舒卷总无心,不化作、凄凉云气。
桃枝逊滑,藤根让洁、八尺风漪铺水。
象床谁与问遗簪,有几点、瑶池清泪。
冰丝细袅,花纹巧织。还似鲛宫新制。
任人舒卷总无心,不化作、凄凉云气。
这首《鹊桥仙·龙须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龙须席的华美与静谧。开篇“桃枝逊滑,藤根让洁”,以桃枝与藤根的对比,突出龙须席的光滑与洁净,营造出一种高雅脱俗的氛围。接着“八尺风漪铺水”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龙须席比作水面的波纹,形象地展现了其轻柔与流动之美。
“象床谁与问遗簪,有几点、瑶池清泪”两句,通过设问与比喻,将龙须席与象牙床、瑶池清泪相联系,赋予了席子以情感与故事性,暗示了它曾是贵重之物的载体,承载着美好的回忆与情感。
“冰丝细袅,花纹巧织。还似鲛宫新制”则进一步赞美了龙须席的精致与独特,冰丝般的细腻质感,花纹的巧妙编织,仿佛出自鲛人宫殿的新品,展现出其非凡的艺术价值和工艺水平。
最后,“任人舒卷总无心,不化作、凄凉云气”表达了龙须席在被使用与收藏时的淡然态度,无论被人如何对待,它都保持着内心的平静,不随外界变化而改变,象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龙须席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物质上的美丽与价值,更蕴含了深邃的情感与哲理,体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随牒到官舍,王程行自催。
暖烟沾碧柳,春雨熟黄梅。
五渡峡中过,三江天际来。
沧波通灏溔,炎峤郁崔嵬。
关重秦时戍,楼平汉日台。
幕中迎印绶,署里扫莓苔。
海市珠为寺,山醪玉作垒。
歌残花袅娜,客散月徘徊。
赵尉称藩地,陈琳记室才。
粤吟归有日,北望兴悠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