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听向晚西风紧。护银灯、夜久光才定。
燕怪帘虚,虫惊砌冷。空庭露白秋无影。
近来更苦清宵永。又添个、雁儿催□迸。
怯凭红阑,慵行香径。春花不病秋花病。
怕听向晚西风紧。护银灯、夜久光才定。
燕怪帘虚,虫惊砌冷。空庭露白秋无影。
近来更苦清宵永。又添个、雁儿催□迸。
怯凭红阑,慵行香径。春花不病秋花病。
这首《七娘子·秋夕》由清代女诗人庄盘珠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凄清画面。
“怕听向晚西风紧”,开篇即以“西风紧”点明了季节与氛围,秋风的凛冽预示着夜晚的寒凉,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愁绪。“护银灯、夜久光才定”,在漫长的夜晚中,银灯的微光似乎成了唯一的慰藉,但时间的流逝使得这光亮也显得格外珍贵和脆弱。“燕怪帘虚,虫惊砌冷”,燕子对空荡的窗帘感到疑惑,虫子因冰冷的台阶而惊慌,这些小生物的反应映射出环境的寂寥与寒冷。“空庭露白秋无影”,庭院中只有露水泛着白光,秋天的影子似乎被这露水所遮掩,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孤寂的意境。“近来更苦清宵永”,最近的夜晚变得更加漫长难熬,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变得异常沉重。“又添个、雁儿催□迸”,又有一群大雁飞过,它们的叫声像是在催促着什么,增添了几分悲凉与无奈。“怯凭红阑,慵行香径”,主人公不敢靠近红色的栏杆,也不愿走过散发香气的小径,表现了她内心的恐惧与懒散。“春花不病秋花病”,春天的花朵没有生病,而秋天的花朵却显得病态,暗喻了主人公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哀愁。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秋夜的场景,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寂静与凄美,更深层次地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情感波动与对时光流逝的深深忧虑。
六花飞舞下天衢,万里羁人心正孤。
收拾碎砖裨煖炕,掘穿平地结寒炉。
行厨日给官中粟,递驿时供塞上酥。
忽报传宣双敕使,王门今欲试齐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