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有丧门旋,前兼有挟尸。
劝君不用蓄,无事亦须疑。
后有丧门旋,前兼有挟尸。
劝君不用蓄,无事亦须疑。
这首诗名为《王良百一诗(其十二)》,由唐代诗人徐成所作。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探讨了人生中的诸多疑虑与不安。
“后有丧门旋,前兼有挟尸。”这两句描绘了人生的不确定性与挑战。"丧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指不吉利的事物或预示着不幸的征兆,"挟尸"则可能象征着困难、阻碍或是不可预见的风险。这两句诗暗示了人生旅程中充满了未知和潜在的危机,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都可能遭遇不幸或困境。
接下来的两句“劝君不用蓄,无事亦须疑。”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考。"蓄"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积累、准备或是担忧,诗人劝告人们不要过度忧虑或囤积不必要的烦恼。即使在看似平静无事的情况下,也应保持警觉,因为生活中的变故往往难以预测。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复杂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如何面对不确定性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不确定性和挑战的深刻反思,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的起伏时保持警醒,同时避免不必要的焦虑和担忧。它不仅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也传递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智慧。
楚泽隐巫山,翠壁开鸿濛。
万流束长峡,怒浪日簸舂。
朝晖澹高唐,岩阿閟彤宫。
罘罳散烟雾,荣光绕长虹。
恭闻云华君,少阴体冲融。
受道紫清阙,飞化凌三空。
徜徉江海上,千骑驰苍龙。
羽节回天津,央央弭层峰。
悽恻下土人,昏垫无所容。
宝书授神禹,百灵倏奔从。
蛟螭委鞭策,山川奠西东。
九州免为鱼,遂成万世功。
嗟余晚闻道,蓬心蔽倥侗。
维舟垂崖边,再拜望遗踪。
嶙峋山头石,云衣尚溶溶。
缥缈玉瑛台,如在指顾中。
童律不可问,至言谁击蒙。
仰首天坛下,松柏悲回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