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信至说平泉别墅草木滋长地转幽深怅然思归复此作》
《山信至说平泉别墅草木滋长地转幽深怅然思归复此作》全文
唐 / 李德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忽闻樵客语,暂慰野人心。

幽径芳兰密,闲庭秀木深。

麇䴥来涧底,凫鹄遍川浔。

谁念沧溟上,归欤起叹音。

(0)
翻译
忽然听到樵夫的说话声,暂时安慰了山野中的人们。
幽深的小路上兰花茂密,安静的庭院里树木繁茂。
麋鹿群来到山涧底部,野鸭和天鹅遍布河流两岸。
又有谁会想到在这茫茫大海之上,发出归乡的感叹之声。
注释
忽闻:突然听见。
樵客:打柴的人。
暂慰:暂时安慰。
野人:山野居民。
幽径:幽深小路。
芳兰:兰花。
密:茂盛。
闲庭:安静庭院。
涧底:山涧底部。
凫鹄:野鸭和天鹅。
川浔:河流两岸。
沧溟:大海。
归欤:归乡。
起叹音:发出感叹之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山中别墅的宁静生活和对归乡的渴望。开篇"忽闻樵客语,暂慰野人心"表明诗人听到樵夫的话语,感到一丝慰藉,这里的“野人”指的是隐居或远离尘世的人。

接着"幽径芳兰密,闲庭秀木深"描绘了别墅周围环境的美丽,幽静的小路上开满了香气浓郁的兰花,而庭院里的树木则长得茂密而高大,这些景象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氛围。

"麋鹿来涧底,凫鹄遍川浔"则是对山中动物生活的一种描写。麋鹿在溪流的底部出没,而野鸭和水鸟在河流中游弋,这些生灵在自然中自由自在地活着,与诗人一起享受这份宁静。

最后"谁念沧溟上,归欤起叹音"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在遥远的地方,他常常想起那片辽阔的水域——沧溟,并产生归去的愿望。这里的“叹音”可能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叹息,流露出他对远方故土的无尽思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归乡的渴望,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德裕

李德裕
朝代:唐   字:文饶   籍贯: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   生辰:787—849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猜你喜欢

赠冯钝吟先生四首·其三

伊谁香火有前缘,秋谷才名竟世传。

独向牙琴托心契,墓门焚刺一凄然。

(0)

示儿叹

羊舌叹无子,彭泽责五儿。

古来贤达人,所遭亦若斯。

而我本疏顽,安有行足师。

惟兹读书意,妄谓汝辈宜。

当拟转一世,岂专骨肉知。

汝辈不余慰,空为后世嗤。

(0)

佳日

佳日空怀古,翛然且闭关。

生涯穿铁砚,残梦付空山。

学道心难惬,多文手自删。

出门何所往,小立便知还。

(0)

梅花

天下薄陋巷,和风亦觉春。

绮梅开昨夜,且作咏花人。

四海内尘日,千秋冰雪身。

凡花俱让尔,与尔志同伸。

(0)

古诗二首·其二

元公虽已远,幸得为后人。

洒落风月怀,夙昔常书绅。

读书二十载,凛此岁寒身。

四海虽穷冬,一室自阳春。

桃源在世间,何人知问津。

(0)

秦淮二首·其一

临水楼台认水痕,颓垣强半似荒村。

纵然丝管犹前日,衰柳依依断客魂。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