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郊庙歌辞.祀雨师乐章.迎俎酌献》
《郊庙歌辞.祀雨师乐章.迎俎酌献》全文
唐 / 包佶   形式: 四言诗

阳开幽蛰,躬奉郁鬯。礼备节应,震来灵降。

动植求声,飞沈允望。时康气茂,惟神之贶。

(0)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包佶所作,名为《郊庙歌辞·祀雨师乐章·迎俎酌献》。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进行一种宗教或仪式活动的描绘。

"阳开幽蛰,躬奉郁鬯",这两句通过对日光和祭品的描述,展现了祭祀时的庄重气氛。"阳"指的是阳光,"幽蛰"则是形容春天昆虫初醒的状态,而"躬奉郁鬯"中的"躬奉"意味着恭敬地献上,"郁鬯"可能是指祭祀时用的香料或其他物品。

"礼备节应,震来灵降",这两句表达了在祭祀仪式中,一切准备就绪,等待神灵的降临。"礼备"意味着所有的礼仪都已经准备好了,而"节应"则是指按照一定的节奏进行;"震来"可能指的是通过击打乐器的声音,引起人们对即将到来的神灵的敬畏之心,而"灵降"则是期待神灵的降临。

"动植求声,飞沈允望",这两句描绘了在祭祀过程中,自然界的动植物似乎都在寻找某种声音或回应,表现出一种敬仰和期待。"动植"指的是动植物,"求声"是形容它们似乎在寻求什么的声音;"飞沈允望"则可能是说鸟儿也参与到这场景中,以一种平静的姿态俯瞰着整个仪式。

"时康气茂,惟神之贶",最后两句表达了祭祀成功后的一种美好和谐的状态,以及对神灵恩赐的感激。"时康"意味着时代平安无忧,"气茂"则是形容一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氛围;而"惟神之贶"则强调了这一切美好的状态都是由神灵所赐予的。

整首诗通过对祭祀场景和自然界的描绘,展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人类对于超自然力量崇敬和依赖的心态。

作者介绍

包佶
朝代:唐   字:幼正   籍贯:闰州延陵(今江苏省丹阳市)

包佶,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字幼正、闰州延陵(今江苏省丹阳市)人。历任秘书监、刑部侍郎、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居官严正,所至有声。因疾辞官,卒于故里。封丹阳郡公。天宝六年及进士第。累官谏议大夫,坐善元载贬岭南。刘晏奏起为汴东两税使。晏罢,以佶充诸道盐铁轻货钱物使。迁刑部侍郎,改秘书监,封丹阳郡公,居官谨确,所在有声。佶天才赡逸,气宇清深,心醉古经,神和《大雅》,诗家老斫(音卓,指技艺精湛、经验丰富)。与刘长卿、窦叔向诸公皆莫逆之爱,晚岁沾风痹之疾,辞宠乐高,不及荣利。 
猜你喜欢

立春

宴罢春盘转晓风,乾坤生意浩无穷。

宿云新卷山前雨,元气淋漓万木中。

(0)

八里庄渡淮入黄河水浑不可饮过徐入清河水方澄洁信笔閒记

河流汩汩如泾水,浊浪崩腾疾驰驶。

一石中胶数斗泥,舟客居民皆饮此。

黄河不复行故道,下注清淮通海涘。

十人度索上一洪,寸寸强弓挽难起。

屹然趺坐如僧禅,日与篙师同愠喜。

青山一发认邳州,萧条暮上鱼豚市。

酒边一笑我何为,独冒惊涛行万里。

争如林下混渔樵,俯仰啸歌行复止。

回头寄语北山云,征尘待向风泉洗。

(0)

寄汀州伍明夫贡元

鬓发遥知各已苍,侧身南望正凄凉。

山河遥隔三千里,云树相思二十霜。

目断塞鸿伤契阔,梦随辽鹤吊兴亡。

世间何处无明月,偏向吾庐照屋梁。

(0)

西湖十咏·其六花港观鱼

细雨初收逐队嬉,何人注目俯寒漪。

红妆静立阑干外,吞尽残香渠未知。

(0)

读改元诏

诏下改新元,元贞体大乾。

风云开景运,日月丽中天。

桃实三千岁,萝图亿万年。

微臣仰春泽,早润及穷边。

(0)

上蔡县驿·其一

上蔡城边雉兔肥,满川桑枣绿成围。

东门牵犬无穷乐,谁遣君侯不早归。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