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蕺山瞻云楼上有大士焉駴而去之》
《蕺山瞻云楼上有大士焉駴而去之》全文
清 / 全祖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东西邻比纷禅榻,又复巍然踞此床。

不读佛书良寡陋,若行卿法恐荒唐。

学儒自笑生天晚,禦侮争传碎钵忙。

安得證人昌坠绪,海门弟子息狓猖。

(0)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东西方文化融合与冲突的深刻思考。首联“东西邻比纷禅榻,又复巍然踞此床”描绘了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场景,禅榻象征东方佛教文化,而巍然踞此床则可能代表西方文化或某种权威地位。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不同文化共存状态的观察。

颔联“不读佛书良寡陋,若行卿法恐荒唐”指出如果只读佛书而不涉猎其他知识,会显得浅薄;同样,如果盲目遵循某种法则(这里可能指西方的法律体系或其他规则),也可能导致行为失当。这表明诗人认为多元文化背景下,理解和接纳不同文化的重要性。

颈联“学儒自笑生天晚,禦侮争传碎钵忙”中,“学儒”可能暗指学习儒家思想,而“生天晚”则可能是诗人自谦学习儒家之道起步较晚。“禦侮争传碎钵忙”可能意指在面对挑战时,人们忙于传播碎片化的知识或信息,暗示了信息时代知识传播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尾联“安得證人昌坠绪,海门弟子息狓猖”表达了诗人希望有智者能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同时让弟子们平息纷争,追求和谐。这里的“证人”可能指的是能够证明和传承文化精髓的人,“海门弟子”可能是指众多追随者,“狓猖”则可能象征着混乱或冲突。

整体来看,这首诗探讨了在多元文化共存的背景下,如何平衡和融合不同文化传统,以及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保持文化的纯净与和谐。诗人以深邃的思考和敏锐的洞察力,展现了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全祖望

全祖望
朝代:清   字:绍衣   号:谢山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生辰:1705-1755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猜你喜欢

采芳曲

美人摇桂楫,容与清川湄。

搴芳欲谁待,将以遗佳期。

芳情讵消歇,芳华恐易衰。

望而不可见,零落空自知。

(0)

东鲁豪士行

门有万里客,不剑亦不琴。

手持漶灭刺,欲语泪先淫。

家本东鲁儒,豪举世难任。

游戏孟诸野,射猎峄山岑。

徒手殪猛虎,仰面接飞禽。

十五学孙吴,出身为羽林。

曾随汉车骑,逐虏塞垣阴。

勇略颇自许,意气人所钦。

一朝时事改,避难五溪深。

是时戈船将,十万靖南侵。

攘臂千夫长,捐躯百战临。

论功无分寸,谗害复相寻。

廿载事戎行,家远绝信音。

笑谈皆按剑,勋业遂泥沉。

丈夫赴国难,肯负平生心。

桑榆幸未晚,壮图希自今。

暂辍南征曲,为君东武吟。

(0)

与坐客咏席上所见效小庾体十一首·其四咏香

珍木产南国,芬馨上北堂。

幸同微火用,常共好风扬。

百和凝花阁,双烟出洞房。

倘陪明德荐,随地可留芳。

(0)

长门怨

玉莲合殿散青烟,花泣长门春可怜。

自恨此身不如燕,寻常飞到御床前。

(0)

吴烈妇歌

海滨传节烈,变故激而然。

不谓吴门妇,从容殉所天。

结发方三载,离首不忍言。

弦断悲孤凤,镜剖泣分鸾。

愿同比翼去,捐躯以待亡。

有怀哀未字,勉为立孤延。

娠女不卒畜,之死矢靡慝。

自经还绝粒,百计不我力。

壮哉烈妇志,矫矫凌秋日。

人亦谁无死,烈妇死自别。

岂若匹妇谅,乾坤与不灭。

(0)

过滕王阁欲登不果和友竹

阁高辣出万家中,披豁登临雅意同。

四野密云将雨暗,一川浊浪入天空。

漫云雪夜扁舟兴,辜负高贤琢句工。

拥被侵寒惊寤寐,渔歌欸乃耸孤篷。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