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遇二十五首·其二十三》
《感遇二十五首·其二十三》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处世三不遇,放歌归去来。

林卧观太初,悠悠付一杯。

扶摇震云海,三山安在哉。

金丹或可学,他日出尘埃。

(0)
翻译
在世间遭遇三次不幸,我决定放声歌唱,回归自然。
在林中躺下,欣赏宇宙的起源,一切尽在这一杯中消融。
乘风直上,震撼云海,那传说中的三座仙山又在哪里呢?
或许金丹之道可以学习,有朝一日能超脱尘世的困扰。
注释
世:世间。
遇:遭遇。
放歌:放声歌唱。
归去来:回归。
林卧:在林中躺下。
观:欣赏。
太初:宇宙的起源。
悠悠:长久、深远。
扶摇:乘风直上。
震:震撼。
云海:云层之海。
三山:传说中的三座仙山。
金丹:道教修炼的内丹。
或:或许。
可:可以。
学:学习。
出尘埃:超脱尘世。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现实不满和渴望超脱世俗的作品。诗中的“处世三不遇”可能指的是在尘世间难以遇到理想中的人或事,进而引发了诗人归隐山林之意。"放歌归去来"则表明了诗人的决心。

"林卧观太初"一句,通过“林卧”描绘出诗人安逸的生活状态,而“观太初”则是指远古时期,引发出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意境。紧接着,“悠悠付一杯”,这里的“悠悠”形容时间的流逝和心情的淡定,而“付一杯”则可能暗示着诗人在林中品酒,享受这份自在。

"扶摇震云海"这一句,通过“扶摇”和“震云海”,表现了诗人想象中的壮阔景象,似乎是想借助这些自然之物来比喻自己的胸襟磅礴。接着的“三山安在哉”则让人联想到道教中指代仙境或仙山的“三山”,这里诗人可能是在表达自己渴望到达那份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金丹或可学"一句,直接提及了道家修炼之术中的“金丹”,象征着长生不老和精神上的超拔。最后,“他日出尘埃”则表明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希望有一天能够真正地摆脱世俗的羁绊,达到心灵的纯净和自由。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中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感慨。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别齐安税务窗竹二绝·其二

随流泛梗虽无定,别渚栖鸿亦有情。

为问竹窗清夜月,从今谁解听秋声。

(0)

伤春四首·其四

高楼春昼独惊心,白日閒云亦自阴。

风雨催花花已尽,满城新绿乱鸣禽。

(0)

句·其二

堂成相业思三老,山揖仙风对八公。

(0)

嘉禾百咏·其七十六福顺庙

老屋无丹雘,空阶只翠苔。

绕檐看箭镞,谁记赤眉来。

(0)

嘉禾百咏·其十六汾湖

我是沧浪叟,閒来系钓艭。

如何一湖水,丰秀半吴江。

(0)

嘉禾百咏·其三十四五柳桥

为怀陶靖节,无复见其人。

谁种桥边柳,犹含旧日春。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