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程息劳辙,白日流西晖。
水鸟得鱼去,耘夫荷锄归。
川原杳仟绵,林野杂依霏。
一来扣竹馆,相邀入荆扉。
重岩吐清溜,澄阴布残菲。
曰予考此室,十世相因依。
左右桑果足,岁日鸡豚肥。
丰犹未至裕,歉亦无能饥。
予闻良自惬,欲谋北山薇。
有田可同耕,有蚕当共衣。
车夫猝无情,此志仍重违。
晚程息劳辙,白日流西晖。
水鸟得鱼去,耘夫荷锄归。
川原杳仟绵,林野杂依霏。
一来扣竹馆,相邀入荆扉。
重岩吐清溜,澄阴布残菲。
曰予考此室,十世相因依。
左右桑果足,岁日鸡豚肥。
丰犹未至裕,歉亦无能饥。
予闻良自惬,欲谋北山薇。
有田可同耕,有蚕当共衣。
车夫猝无情,此志仍重违。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暂歇于昌化村民家的经历。首联"晚程息劳辙,白日流西晖",写诗人结束了一天的劳顿,欣赏着夕阳西下,景色宁静。接着,"水鸟得鱼去,耘夫荷锄归",通过水鸟捕食和农夫归家的场景,展现出田园生活的和谐与宁静。
"川原杳仟绵,林野杂依霏",进一步描绘了广阔的田野和茂密的树林,营造出一种深远而宁静的自然氛围。诗人进入竹馆,受到主人的热情邀请,"一来扣竹馆,相邀入荆扉",体现了民间的淳朴热情。
"重岩吐清溜,澄阴布残菲",写的是岩间流水清澈,树荫下残花点点,环境优美。诗人感慨道,这个房子历经十世,见证了家族的繁衍生息。"左右桑果足,岁日鸡豚肥",描述了丰饶的生活,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满足。
然而,诗人虽然满意眼前的生活,但仍有隐居之意,"丰犹未至裕,歉亦无能饥",表示生活虽不富裕,但也不至于匮乏。他向往与人共享劳动成果,如"有田可同耕,有蚕当共衣",但现实中的阻碍使他难以实现这一愿望,"车夫猝无情,此志仍重违",表达了内心的无奈和遗憾。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现实矛盾的感慨。
尝闻醉乡之乐真且全,青州从事乡之贤。
杯铛三百沃轩旷,眼看万有心陶然。
平生不识饮中趣,糟浆逆鼻忧颓颠。
捧罂徒知咏酒颂,侧弁未始陪宾筵。
丈人襟怀湛秋水,尘埃涤尽中恬渊。
美哉家酿藏之久,誓可与饮无留涓。
宴开设此杯中物,意如割炙何勤虔。
欢诚感激忘既醉,是日饮兴轻金船。
房栊蚕老舒长昼,郊野麦秀清和天。
主人放怀客尽量,谈间标韵凌云烟。
醉歌耳热匪吾事,两腋清风同玉川。
愿言乘兹腾倒景,清都谒帝罗群仙。
酒阑逸思不可遏,笔端诗句如奔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