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全文
明 / 郑学醇   形式: 古风

烛烛明月光,照我西南隅。

白露变严霜,岁序忽以除。

揽衣起踯躅,所思万里馀。

梦见匪无欢,觉后空踌蹰。

离忧勿复道,涕下沾裳裾。

(0)
鉴赏

这首诗《明月何皎皎》是明代诗人郑学醇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象的融合,展现了主人公在夜晚面对明亮月光时的思绪与情感波动。

首句“烛烛明月光,照我西南隅”以明亮的月光作为背景,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略显孤寂的夜晚场景中。月光洒在西南的一角,营造出一种既温暖又略带凉意的氛围。

接着,“白露变严霜,岁序忽以除”两句,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与时间的流逝联系起来,暗示着岁月不居,时光匆匆。白露转为严霜,象征着季节的变换,同时也暗喻着人生的变迁和岁月的无情。

“揽衣起踯躅,所思万里馀”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他披上衣物,起身徘徊,心中满是对远方之人的思念。这不仅是对某个人的思念,也可能是对某种理想、某种追求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梦见匪无欢,觉后空踌蹰”描述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梦中的欢愉与醒来后的空虚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落差感,以及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感慨。

最后,“离忧勿复道,涕下沾裳裾”一句,诗人选择将离别的忧伤深藏心底,不再言说,泪水却悄然滑落,浸湿了衣襟。这一细节深刻地揭示了诗人情感的复杂与深沉,以及面对离别时的无奈与哀愁。

整体而言,《明月何皎皎》通过月光、季节变化、梦境与现实的交织,以及人物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情感的独特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郑学醇
朝代:明   字:承孟   籍贯:广东顺德

广东顺德人,字承孟。隆庆元年举人。任武缘知县。有《句漏集》。
猜你喜欢

金口渡江

两峰遥对峙,十里大江横。

锁钥分南北,河山几战争。

晴云汉川树,初日武昌城。

为访桓公柳,攀条别绪萦。

(0)

咏行帐和伯寅

橐笔行庐九月秋,依然香案近瀛洲。

军声易搅梅花梦,诗兴还凭竹叶酬。

幸许郗超同入幕,不须张彖叹低头。

枕戈尚忆闻鸡舞,今傍和门听晓筹。

(0)

后园·其三

经训儿能授,疆场弟未还。

一身居燕燕,两目夜鳏鳏。

此境真如水,何缘更出山。

萧然无去住,遮莫是禅关。

(0)

和盛君王屋题壁韵·其四

漫从参井访仙真,鸡犬云中亦避人。

花落四时间自扫,棋完一局迹成陈。

玉川破屋秋风早,盘谷晴烟曙色新。

九十七泉流润广,清虚福地世无伦。

(0)

望河有作

半月登山日西向,仰看黄河在天上。

立马函关阵云起,俯看黄河落地底。

火敦脑儿蟠一龙,万里来壮秦关雄。

直下龙门勃然怒,中州土性失坚固。

下流更被淮河攻,复生神禹难为功。

书生慷慨思复古,河北当冲弃数府。

载之高地何用堤,顺轨应同关以西。

君不见转般仓置漕亦办,治河治淮两无患。

(0)

丁巳年冬即事有感·其二

赍弼曾传协帝廷,天留南粤作藩屏。

能如公意材原少,独恃神怜梦不醒。

铃阁森严夸静镇,楼船拘系叹伶仃。

尚余宏济艰难意,未报中台陨相星。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