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江仙.盘洲饯汉章》
《临江仙.盘洲饯汉章》全文
宋 / 洪适   形式: 词  词牌: 临江仙

两载绣衣频驻节,金莲曾印青苔。

匆匆归去寿琼杯。曲终挥别泪,江上片帆开。

记得秋宵山吐月,酒酣同上层台。

杖藜何日解重来。相思凭过雁,飞送一枝梅。

(0)
注释
两载:两年。
绣衣:官员的官服。
驻节:停留。
金莲:比喻官职或地位。
青苔:青绿色的苔藓,象征久居之地。
归去:离开。
寿琼杯:祝寿的美酒。
曲终:音乐结束。
挥别:挥手告别。
秋宵:秋天的夜晚。
山吐月:山间出现明月。
层台:高楼台。
杖藜:手杖。
解重来:再次来访。
相思:思念之情。
过雁:南飞的大雁。
飞送:通过大雁传递。
一枝梅:一枝梅花,象征纯洁和思念。
翻译
两年来常穿官服停留,金莲花印在青苔上。
匆匆离去,举杯祝寿。曲终时含泪告别,江上扬帆远航。
还记得秋天夜晚,山间明月升起,那时我们醉酒登高。
何时能再次拄杖而来?思念之情寄托大雁,让它飞送一枝梅花。
鉴赏

这首《临江仙·盘洲饯汉章》是宋代词人洪适的作品,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伤感和对未来的怀念。首句“两载绣衣频驻节”描绘了词人与友人共事期间频繁停留的情景,暗示了他们关系的紧密和时光的流逝。“金莲曾印青苔”则以自然景象象征他们的足迹和友谊的痕迹。

“匆匆归去寿琼杯”写出了离别在即,他们举杯祝寿,但又带着依依不舍的情绪。“曲终挥别泪,江上片帆开”通过音乐和画面,生动展现了离别时的悲凉氛围,以及友人乘船远去的场景。

下片回忆起秋夜共赏明月的美好时光,“记得秋宵山吐月,酒酣同上层台”,表达了深深的友情和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结尾两句“杖藜何日解重来。相思凭过雁,飞送一枝梅”,寄寓了词人对重逢的期盼,希望借助鸿雁传递相思之情,以梅花作为情感的寄托。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展现了词人在离别之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作者介绍
洪适

洪适
朝代:宋   字:温伯   籍贯: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   生辰:1117~1184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猜你喜欢

郑香谷主政挽词八首·其四

过从晨夕廿馀年,城郭人民几变迁!

种德如公宜上寿,埋愁似我愿长眠!

及身早定千秋业,入梦难图一面缘!

通德门中无恶客,好将此语慰黄泉。

(0)

步瑶京族弟「书感」元韵

登高宋玉独悲秋,世事徒烦作杞忧!

自昔安危频北望,于今治乱付东流!

问天屈子难埋恨,斫地王郎且寄愁。

争奈姓名收不得,近来无计避公侯!

(0)

村居偶成

忆昔髫龄乐岁时,俄惊两鬓已成丝!

花间偃息看新报,月下推敲理旧诗;

一世念惟家国重,半生愚任道途欺。

年来领略林泉趣,万事除非醉不辞。

(0)

归途杂诗五首·其三

到处听人笑圣清,惟知养士懒论兵!

自从明月西沉海,夜夜痴心梦倒行。

(0)

叶茂林

叶茂林,报主颈血怨主心,心心爱主翻成怨,为主不死辱更深;

慷慨刎喉先主死,焉能视主汤火燖。

嗟哉累累若若辈,身濡鲜血献黄金;

缓死须臾竟死矣,遗臭万年讵可任。

惟有茂林终不死,长使忠义发哀吟。

(0)

哀渔父

哀哉渔父性命轻,扁舟似叶泛沧瀛。

钓丝垂下收未尽,飓风乍起浪纵横。

月落天昏迷南北,冲涛触石饱鲵鲸;

是时正值岁除夜,家家聚首酣酒炙。

惟有渔父去不归,妻子终宵忧且讶;

元旦江头问归舟,方知覆溺葬东流。

二十馀舟百馀命,妻靠谁养子谁收!

人言岛上希杀掠,隔断胡马赖海若。

那料海若渐不仁,一年几度风波恶。

风波之恶可奈何,岛上渔父已无多。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