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芜尽,便轻赍、归去依然飘泊。
旧拣牵船终隐地,头白团焦谁托。
隔岸千山,长堤十里,大纵渔樵乐。
稻田如绣,映林多少村落。
最爱西跨湖桥,峰回水抱,丹翠供斟酌。
为画吾庐深竹底,小缀风栏云幕。
春至桃花,秋来枫树,随意施丘壑。
贺祠红处,酒旗斜飐楼角。
故园芜尽,便轻赍、归去依然飘泊。
旧拣牵船终隐地,头白团焦谁托。
隔岸千山,长堤十里,大纵渔樵乐。
稻田如绣,映林多少村落。
最爱西跨湖桥,峰回水抱,丹翠供斟酌。
为画吾庐深竹底,小缀风栏云幕。
春至桃花,秋来枫树,随意施丘壑。
贺祠红处,酒旗斜飐楼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田园风光的美丽与和谐。"故园芜尽"开篇,既暗示了家园的荒废,也预示着主人公内心的沧桑与无奈。"轻赍归去依然飘泊"则表达了诗人对归家之路的矛盾心情,既有对故土的眷恋,又感到了漂泊的孤独。
"旧拣牵船终隐地,头白团焦谁托"两句,通过描述主人公在寻找隐居之地时的疲惫与孤独,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隔岸千山,长堤十里,大纵渔樵乐"则转而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自由的山水渔樵图景,展现了自然之美的治愈力量。
"稻田如绣,映林多少村落",稻田与村落的美景相互映衬,不仅展现了农耕文明的繁荣,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最爱西跨湖桥,峰回水抱,丹翠供斟酌"则将目光转向了湖光山色,通过细腻的色彩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悠远的意境。
"为画吾庐深竹底,小缀风栏云幕",诗人想象中的家园,隐藏于竹林深处,周围是轻柔的风栏和飘渺的云幕,充满了超脱世俗的宁静与雅致。"春至桃花,秋来枫树,随意施丘壑",四季更迭,花开花落,自然界的变换赋予了家园以生命,同时也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流转。
最后,"贺祠红处,酒旗斜飐楼角",祠堂的红色与酒旗的摇曳,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色彩对比,也寓意着人间的欢庆与生活的美好。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