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纸红旗事已休,莫思入谷有鸣驺。
天开东壁图书府,人立西湖烟雨楼。
林浅易寻和靖隐,菊荒空忆魏公游。
客来把玩新题扇,半似钟繇半似欧。
黄纸红旗事已休,莫思入谷有鸣驺。
天开东壁图书府,人立西湖烟雨楼。
林浅易寻和靖隐,菊荒空忆魏公游。
客来把玩新题扇,半似钟繇半似欧。
这首诗《赠金荪壁》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仇远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首联“黄纸红旗事已休,莫思入谷有鸣驺”以“黄纸红旗”象征过往的官场荣华,暗示这些都已经成为了过去,劝诫友人不要沉溺于过去的辉煌,而应向前看。同时,“鸣驺”一词借用了古代官员出行时随从众多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对过去的回忆与反思。
颔联“天开东壁图书府,人立西湖烟雨楼”则转向对友人个人才情与志趣的赞美。这里将友人比作在“东壁图书府”中遨游的学者,在“西湖烟雨楼”上独立思考的智者,形象地展现了友人的学识渊博与超凡脱俗的气质。
颈联“林浅易寻和靖隐,菊荒空忆魏公游”运用典故,提到林逋(和靖)隐居西湖孤山,以及魏征(魏公)游历山水的故事,表达了对友人追求隐逸生活或内心向往自然美景的共鸣与理解。
尾联“客来把玩新题扇,半似钟繇半似欧”则是对友人艺术才华的赞赏。通过描述友人所创作的扇面,既像东汉书法家钟繇的书法,又像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作品,巧妙地赞扬了友人在艺术上的造诣与独特风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过往经历、个性特质、艺术成就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高度的艺术审美,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适来从万山底,目极巉岩高未已。
谁知林际透湖光,水静山閒数十里。
高楼临水欣小憩,微雨掠湖云正起。
复于云罅露奇峰,压楼插天此何理。
凌晨拿舟绝湖去,晓日破寒殊可喜。
霜枫耀眼与日争,使日无光谁恋尔。
雨山青厓碧堂叟,肯傍海藏穷父子。
胸中晴雨尚氤氲,馀味莫矜茶饭美。
海上有孤月,流光遍人寰。
世人不知敬,谓月光以寒。
独有爱月者,中宵起盘桓。
愿从月入海,万顷轻波澜。
月光受之日,造化良无端。
乘时复为日,举世方惊看。
哀彼无知子,狂迷在其肝。
孰能回日月,愚智还相安。
般若台前松风吼,以涛名园从许友。
乌山戴石石戴松,石上翻涛山欲走。
山荒松老何人识,共爱瓯香名在口。
忽看园址变祠堂,更种新松伴苍叟。
问公出山今几岁,满眼沧桑又阳九。
岁寒后凋空太息,为我言松黯回首。
未能相从归踞石,想见松阴可盈亩。
夜深涛作谁来听,二老英灵定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