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西湖景画》
《题西湖景画》全文
明 / 李昌祺   形式: 古风

平生梦寐想西湖,老大才能阅画图。

绕村幽径不堪步,横渡扁舟若可呼。

天竺钟声出云里,雷峰塔影沉波底。

花间缘绮苍童抱,柳下朱阑翠鬟倚。

汀鹭联拳雪羽毛,渊鱼拨剌金鳞尾。

游人竞泛总宜船,三三两两六桥边。

细文轻绢新裁扇,浅色香罗初换绵。

回桡别自寻佳处,直向菱荷尽头去。

风蒲烟苇接连洲,露叶晴梢高下树。

曾闻此地最繁华,试访钱家与宋家。

故趾春深走麋鹿,古城秋暝啼鸱鸦。

事殊时改空陈迹,射潮有箭留砂碛。

坠井银缶许世传,渡江泥马知谁识。

葛岭妖桃照眼红,苏堤芳草伤心碧。

华堂永日玩丹青,逍遥绝似武林行。

凭君莫说杭州景,惹起登临无限情。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题西湖景画》描绘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向往和对画中西湖的深刻感受。诗中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西湖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首句“平生梦寐想西湖”,表达了诗人一生对西湖的向往,直到年老才得以欣赏到画中的西湖。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绕村幽径”、“横渡扁舟”展现了西湖的宁静与诗意,以及“天竺钟声”、“雷峰塔影”的历史韵味。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西湖的生动画面,如“花间”、“柳下”的美景,以及湖中的“汀鹭”、“渊鱼”,这些细节都富有生机和动态感。游人乘船游览的场景也体现了西湖的热闹与和谐。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西湖的历史变迁,“曾闻此地最繁华”与“故趾春深走麋鹿”形成对比,暗示西湖虽历经沧桑,但其魅力依旧。最后,诗人以“葛岭妖桃”、“苏堤芳草”等景致,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深深眷恋,并提醒读者不要轻易言尽西湖之美,因为这会引发无尽的怀旧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展现了诗人对西湖的热爱和对过往时光的追忆。

作者介绍
李昌祺

李昌祺
朝代:明   字:昌祺   号:侨庵   籍贯:白衣山   生辰:1376~1452

李昌祺(1376~1452)明代小说家。名祯,字昌祺、一字维卿,以字行世,号侨庵、白衣山人、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猜你喜欢

为沈景玉题高士谦所作烟雨万竿图

影薄犹疑翠袖寒,东林日暮忆曾看。

渭川千亩谁能写,烟雨空濛千万竿。

(0)

为朱大理赋墨梅寓丹家意以大理明此故求正云·其三

雨熟金丸万万株,黄中通理及肌肤。

此花自是真铅汞,却倩仙毫作药炉。

(0)

画红梅·其二

林下藐姑射,山中萼绿华。

驻颜无别药,一味服丹砂。

(0)

紫管何年玉刻成,宫商随指自分明。

夜深唤起洞霄月,十二綵鸾天上鸣。

(0)

题画·其三

林皋独立谁家翁,怅望天际来秋风。

暮烟未收远山淡,海潮初落沧江空。

(0)

题琴趣轩卷·其二

箕子谁传悲操,汾亭空寄馀音。

独有杏坛玄圣,乾坤今古同心。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