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通甫同登庆和寺阁》
《和通甫同登庆和寺阁》全文
宋 / 韦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佛宫楼阁倚云端,人世尘埃杳不干。

万里海光生目眩,半天风势切肌寒。

老僧指境依稀辨,往客题名次第看。

一奉胜游承健句,诗魔暗里为摧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登临庆和寺阁的壮丽景象与深刻感受。诗人韦骧以细腻的笔触,将佛宫楼阁与人间尘世的对比展现得淋漓尽致。首联“佛宫楼阁倚云端,人世尘埃杳不干”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佛宫楼阁仿佛与天相接,而人世间的一切烦恼似乎都与之隔绝,形成鲜明对比。

接着,“万里海光生目眩,半天风势切肌寒”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登高远眺的壮观景象。万里海光令人心旷神怡,但同时又因高处的风势而感到肌肤寒冷,这种视觉与感官的双重体验,增强了诗歌的立体感和动态美。

“老僧指境依稀辨,往客题名次第看”则转而描写登高时的所见所感。老僧指点着眼前的景物,让读者仿佛也置身其中,感受着历史的痕迹与时间的流转。而“往客题名”则暗示了这座寺庙的历史悠久,以及它作为文化传承之地的重要性。

最后,“一奉胜游承健句,诗魔暗里为摧肝”表达了诗人对这次登高之旅的感慨。通过这次胜游,不仅得到了精神上的愉悦,更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以至于在不知不觉中,内心深处被触动,感受到了诗的魅力与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深邃,还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与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魅力的作品。

作者介绍
韦骧

韦骧
朝代:宋   字:子骏   籍贯:钱塘   生辰:公元一0五三年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菩萨蛮·其五

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灯在月胧明,觉来闻晓莺。

玉钩褰翠幕,妆浅旧眉薄。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

(0)

鲤鱼

眼似真珠鳞似金,时时动浪出还沈。

河中得上龙门去,不叹江湖岁月深。

(0)

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江陵李元二侍御

衡岳新摧天柱峰,士林憔悴泣相逢。

祗令文字传青简,不使功名上景钟。

三亩空留悬磬室,九原犹寄若堂封。

遥想荆州人物论,几回中夜惜元龙。

(0)

金陵夜泊

冷烟轻澹傍衰丛,此夕秦淮驻断蓬。

栖雁远惊沽酒火,乱鸦高避落帆风。

地销王气波声急,山带秋阴树影空。

六代精灵人不见,思量应在月明中。

(0)

洛桥晚望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0)

楠树为风雨所拔叹

倚江楠树草堂前,故老相传二百年。

诛茅卜居总为此,五月髣髴闻寒蝉。

东南飘风动地至,江翻石走流云气。

干排雷雨犹力争,根断泉源岂天意。

沧波老树性所爱,浦上童童一青盖。

野客频留惧雪霜,行人不过听竽籁。

虎倒龙颠委榛棘,泪痕血点垂胸臆。

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自此无颜色。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