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高楼子所居,百年文物此何如。
清秋对酒看题画,细雨升堂闻读书。
短褐犹劳慈母线,閒门偏枉故人车。
临风玉树何时倚,怅望南天白雁初。
城北高楼子所居,百年文物此何如。
清秋对酒看题画,细雨升堂闻读书。
短褐犹劳慈母线,閒门偏枉故人车。
临风玉树何时倚,怅望南天白雁初。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忆邓子益》描绘了一幅文人士大夫的生活场景。首句“城北高楼子所居”,点出友人邓子益寓居的环境,暗示其高雅的品味和不凡的身份。接下来的“百年文物此何如”表达了诗人对邓子益学识与文化的敬仰,暗含对历史文物的感慨。
“清秋对酒看题画,细雨升堂闻读书”两句,通过描绘邓子益在清秋佳节品酒赏画,以及雨中静心读书的画面,展现了他闲适而富有情趣的生活方式,也体现了他的艺术修养和求知精神。
“短褐犹劳慈母线,閒门偏枉故人车”则转而写到邓子益家境的简朴,即使衣着朴素,母亲仍用心为其缝制衣物,而他的门庭虽清冷,却常有老朋友来访,足见其人品之高,交游之广。
最后,“临风玉树何时倚,怅望南天白雁初”以景结情,诗人想象邓子益独自凭栏,遥望南天,期待与友人重逢,流露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相聚的渴望,给全诗增添了一抹淡淡的离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邓子益生活的细致描绘,赞美了他的才学、品格和友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自己的情感。
崷崒孤岑碧四围,分明佳气是祠西。
星坛醮罢天如水,羽褐追游月满溪。
真境可容兵劫坏,天涯长恐梦魂迷。
烟霞旧侣今谁在,还肯丹梯手共携。
扰扰东华车马尘,烟霞何日拂衣襟。
空花想已销浮念,枯木犹能发至音。
白鹤不来红日暮,金鳞自跃碧潭深。
五千言外无馀旨,苦更研朱学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