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断马蹄痕。消凝油壁尘。剪红心、霜讯催频。
一道玉钩斜畔路,已无意,斗罗裙。浓绿镇迷人。
兰苕凄古春。换年年、冷戍荒屯。
泪噀西风原上火,怕犹有,未招魂。
扫断马蹄痕。消凝油壁尘。剪红心、霜讯催频。
一道玉钩斜畔路,已无意,斗罗裙。浓绿镇迷人。
兰苕凄古春。换年年、冷戍荒屯。
泪噀西风原上火,怕犹有,未招魂。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荒凉的画面。"扫断马蹄痕,消凝油壁尘",通过扫去马蹄印和尘埃,展现出道路的冷清与过往繁华的消逝。"剪红心、霜讯催频",运用象征手法,霜降频繁,暗示时光流转,红叶凋零。
"一道玉钩斜畔路,已无意,斗罗裙",描绘了主人公在孤独的路边,对往昔热闹景象的怀念,曾经的热闹与现今的落寞形成鲜明对比。"浓绿镇迷人,兰苕凄古春",绿色虽浓,却无法掩盖春天的凄凉,暗示着岁月的无情变迁。
"换年年、冷戍荒屯",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边疆戍守的荒凉,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哀愁。"泪噀西风原上火,怕犹有,未招魂",泪水洒向西风中的烽火,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思念,担心他们的灵魂尚未归来,情感深沉而悲凉。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绘,寄寓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边疆戍卒命运的关切,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词人朱祖谋独特的忧国忧民情怀。
江南二三月,杨花竞芳华。
寂寞长条攀折尽,绿丝飞来千片花。
千片飞飞西复东,白雪晴云昼溟濛。
风吹满空翳白日,散入千家池馆中。
池馆楼台媚春昼,珠箔重重散花柳。
白玉筵中拂画衣,琉璃杯里沽春酒。
落日千家春酒阑,飞花拂拂玉阑干。
高处余风常不定,低边日气转犹寒。
秦女楼中妆镜寂,王孙道上相思忆。
讵将春色报深闺,还惹游丝度南陌。
南陌深闺两地情,惜此飘扬花性轻。
焉知落地为香土,更怜入水作浮萍。
香土浮萍那堪数,虚令春色年年度。
今年已见柳花残,明年复见杨花吐。
愁杀龙沙千万山,春来春去损朱颜。
祇被杨花恼妾睡,不教清梦到燕关。
《杨花篇》【明·朱阳仲】江南二三月,杨花竞芳华。寂寞长条攀折尽,绿丝飞来千片花。千片飞飞西复东,白雪晴云昼溟濛。风吹满空翳白日,散入千家池馆中。池馆楼台媚春昼,珠箔重重散花柳。白玉筵中拂画衣,琉璃杯里沽春酒。落日千家春酒阑,飞花拂拂玉阑干。高处余风常不定,低边日气转犹寒。秦女楼中妆镜寂,王孙道上相思忆。讵将春色报深闺,还惹游丝度南陌。南陌深闺两地情,惜此飘扬花性轻。焉知落地为香土,更怜入水作浮萍。香土浮萍那堪数,虚令春色年年度。今年已见柳花残,明年复见杨花吐。愁杀龙沙千万山,春来春去损朱颜。祇被杨花恼妾睡,不教清梦到燕关。
https://shici.929r.com/shici/4JHtlr1U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