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香不散重帘静,帘外纵横聚花影。
薄寒犹解剪红衣,一曲珊瑚钩正冷。
隔院微闻弦索鸣,嘈嘈切切远含情。
美人自学翻新调,不作当时《子夜》声。
光阴荏苒如飞电,海水东流无日转。
遵渚初传归塞鸿,雕梁又欲栖吴燕。
栖吴燕,春将晚,庭下残红吹渐满。
秉烛狂游惜岁华,露华浸透罗衫短。
何处清歌声未已,莲花杓小倾芳醴。
更筹几换啼乌起,月落西南淡如水。
凝香不散重帘静,帘外纵横聚花影。
薄寒犹解剪红衣,一曲珊瑚钩正冷。
隔院微闻弦索鸣,嘈嘈切切远含情。
美人自学翻新调,不作当时《子夜》声。
光阴荏苒如飞电,海水东流无日转。
遵渚初传归塞鸿,雕梁又欲栖吴燕。
栖吴燕,春将晚,庭下残红吹渐满。
秉烛狂游惜岁华,露华浸透罗衫短。
何处清歌声未已,莲花杓小倾芳醴。
更筹几换啼乌起,月落西南淡如水。
这首清代查礼的《春夜曲和心谷伯兄》描绘了一幅春夜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凝香不散重帘静”写出了室内香气缭绕,静谧无声,暗示着主人的闲适与雅致。接着,“帘外纵横聚花影”描绘了窗外花影婆娑,增添了春夜的生动与情趣。
“薄寒犹解剪红衣,一曲珊瑚钩正冷”以拟人手法,写出了轻寒中花瓣飘落的情景,以及月光下珊瑚般的钩子显得格外清凉,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接下来,“隔院微闻弦索鸣,嘈嘈切切远含情”通过远处传来琴瑟之声,传递出淡淡的离愁和思念之情。
“美人自学翻新调,不作当时《子夜》声”暗指女子独自弹奏新曲,不同于往昔的《子夜》哀歌,透露出一种孤独而新颖的情感。随后,诗人借“光阴荏苒如飞电,海水东流无日转”感叹时光流逝之快,暗示人事变迁。
“遵渚初传归塞鸿,雕梁又欲栖吴燕”描绘了鸿雁南归和燕子归巢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季节的转换和生活的无常。结尾部分,“春将晚,庭下残红吹渐满”描绘了春色将逝,落花满地的景象,引发对岁月易逝的感慨。
“秉烛狂游惜岁华,露华浸透罗衫短”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光,尽情游乐的心情,但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最后,“何处清歌声未已,莲花杓小倾芳醴”以清歌和美酒为结,展现出春夜的浪漫与短暂,以及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夜的景色,情感丰富,既有对美景的欣赏,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情感世界。
高若升高木,幽若栖幽谷。
雨落归川泽,浮云遂不属。
飞萼谢琼枝,卒为泥中辱。
西施苧罗村,红颜初殊俗。
朝为民家女,暮颛吴宫宿。
赵王有才人,皎洁明如玉。
一朝事势异,养卒来相逐。
两世当一身,荣衰何其促。
寄言宫中侣,为恩谁终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