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屣出南郭,招提在高冈。
谁言林樾中,乃有此宝坊。
甘泉溢中庭,修桂荫层廊。
三秋此花开,清香驻高堂。
试问红尘中,那得六月凉。
门外江声急,堂中松韵长。
古殿俨像设,佛灯龛夜光。
不见堂中人,斗觉心悲伤。
人生本无定,乐处是吾乡。
吟馀复何事,月落山苍苍。
曳屣出南郭,招提在高冈。
谁言林樾中,乃有此宝坊。
甘泉溢中庭,修桂荫层廊。
三秋此花开,清香驻高堂。
试问红尘中,那得六月凉。
门外江声急,堂中松韵长。
古殿俨像设,佛灯龛夜光。
不见堂中人,斗觉心悲伤。
人生本无定,乐处是吾乡。
吟馀复何事,月落山苍苍。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佛寺风光,其中蕴含着对清凉避暑之地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运用了鲜明的意象,如“曳屣出南郭”、“甘泉溢中庭”等,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环境。
"招提在高冈"一句,通过对佛寺建筑的描写,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着,“谁言林樾中,乃有此宝坊”表达了诗人发现这处清幽之地时的惊喜和赞叹。
“三秋此花开,清香驻高堂”则是对寺内花卉盛开景象的细腻描绘,通过“清香”二字,更增添了一份淡雅的诗意。
"试问红尘中,哪得六月凉"一句,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于避暑之地的渴望以及对世俗喧嚣的超脱。紧接着,“门外江声急,堂中松韵长”又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寺院内外环境的鲜明对照。
"古殿俨像设,佛灯龛夜光"则描绘了一幅佛教圣地的宁静夜景,透露出诗人对于信仰之地的敬畏与平和的心境。
然而,“不见堂中人,斗觉心悲伤”一句,却突然转换了情感色彩,表达出一种孤寂与哀愁。诗人通过这句话,传递了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会。
最后两句“人生本无定,乐处是吾乡”则是诗人的自我安慰和心灵寄托。在这首诗中,诗人将嘉祐寺描绘成一个远离尘世、超然物外的地方,也反映了他对精神家园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寻找内心平静的主题。
趁平湖、采芳艇小,荷盘初沸烟雨。
钗茎静照凉波影,不比脆丝缠露。花点注。
看倾尽斜阳、幽意凭谁诉。西洲倩女。
讶碧臆才翻,青吭渐满,脉脉水天曙。
明珠剖,谁道暗投无误。鲛人何事相妒。
携来菱市瓜塍畔,犹著宫黄深护。论斗煮。
算风味亲尝、只有涪翁语。轻圆荐俎。
早萦繫心期,春葱腻雪,巧夕剪灯处。
孤舟入画,怪人间、谁写渔朋鸥侣。
起坐不离云鸟外,倒影山无重数。
柳寺移阴,葑田拖碧,花气凉于雨。
诗成犹未,远蝉吟破秋句。
忽记身是行人,劳君把酒,暂揖湖光去。
共惜风亭今夜笛,月逗离声前浦。
千里幽襟,一堤野思,终拟将家住。
甚时携手,水荭摇曳烟路。
架涂青漆,床钉圆花,百面春雷响。云窗雾幌。
传声处、趱得和风骀荡。歌场十棒。
恰衮遍、六幺高唱。绕花丛、红萼催开,更翠萌齐长。
少日萧郎伎痒。朅来骑屋栋,意气豪上。一般俊爽。
花奴手、可似渔阳清壮。休誇跌宕。
怕绝调、更无人赏。近天街、且听渊渊,和康时击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