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至秀山售屋将归十首·其六》
《重至秀山售屋将归十首·其六》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本谓驰亨轫,焉知蹈骇机。

七年当郡寄,一物不家归。

池□鱼犹聚,庭看竹未稀。

后人低价得,应免苦相讥。

(0)
注释
本谓:原本认为。
驰亨轫:顺利起步。
焉知:谁知。
蹈骇机:陷入惊险的境地。
七年:七年时间。
当郡寄:担任郡守。
一物不家归:没有一样东西带回家。
池□鱼:池塘里的鱼。
庭看竹:庭院中的竹子。
未稀:还不算稀疏。
后人:后来的人。
低价得:以低价购得。
苦相讥:遭受他人的嘲笑。
翻译
原以为能顺利起步,谁知却陷入了惊险的境地。
担任郡守七年,家中没有一样东西带回来。
池塘里的鱼儿依然聚集,庭院中的竹子也还不算稀疏。
后人若以低价购得此物,或许能避免遭受他人的嘲笑。
鉴赏

这首诗是方回在宋末元初时期创作的,属于《重至秀山售屋将归十首》的第六首。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家园的留恋,以及对生活变迁的无奈。

"本谓驰亨轫,焉知蹈骇机。"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命运的不解和困惑,"驰亨轫"指的是车轮滚滚的声音,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而"蹈骇机"则暗示着对未来变化的忧虑和恐惧。

"七年当郡寄,一物不家归。"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七年客居他乡,心中却始终牵挂着远方的家园,如今即将离开,却又带不走任何东西,只能空手而归。这反映出诗人对故土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无常感。

"池□鱼犹聚,庭看竹未稀。" 这两句是对家园景色的描写,其中"池□鱼"指的是池中的鱼儿依旧在水中聚集,而"庭看竹未稀"则表明庭院中的竹子还没有变得稀疏。这两句通过静态的自然景象,传递出诗人对家园的怀念之情。

"后人低价得,应免苦相讥。" 这两句是诗人对于自己即将出售家园的心理状态,表达了希望后来居住此地的人能以合适的价格购买,从而避免他人的闲言碎语。这也反映出诗人在物质与情感之间的矛盾和纠结。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于生活变迁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点绛唇

宝镜空圆,薄情犹忆当初否。指环在手。

对面成拖逗。自悔无端,信得虚名骤。重阳后。

安排消瘦。愁病长相守。

(0)

忆江南.消夏之作八首·其一

红闺里,晨起未梳妆。

为爱早凉抛角枕,因怜晓色倚回廊。霞影认微茫。

(0)

金缕曲.春阴

春在溟濛处。怪眼底韶华,都被浓阴遮住。

庭院深深帘不捲。只把沈檀香炷。

辜负却、阳春几许。

屈指清明时已近,有何人、约伴寻芳去。

试先绣,踏青履。却将花事从头数。

恨几番、芳菲萦梦,游踪迟暮。

万绿模糊天欲暝,不放斜阳一缕。

又奚待、绿章催护。

闲煞海棠花下立,只听它、双燕呢喃语。

似相对,诉愁绪。

(0)

北游诗十八首·其十五塞垣行寄嘉禾朱尉

卫青屯上谷,连营肃旗鼓。

五道出将军,弓高与强弩。

系其贤王归,奇功不堪数。

坐拥武刚车,帐下式歌舞。

李广不得意,上簿至幕府。

是岂战之罪,拊心良独苦。

朱生蓬蒿人,掘起自行伍。

浮海斩吕嘉,英略无千古。

功奇祸亦奇,十年槛中虎。

长剑虽蒯缑,犹堪贾一怒。

丈夫身不死,塞垣报明主。

(0)

木兰花慢.惜花

背红闺綵伴,侵晓起、绕苔墀。

待数树分铃,悬幡酹酒,不放春归。枝枝。

竞芳弄影,最销魂月底上灯时。

好伴笙清笛暖,莫教燕妒蜂痴。霏霏。红雪扑帘飞。

吹落怨风姨。叹九十韶光,三分春色,多付香泥。

心期。隔年再见,却何堪一载费相思。

谁唱阳关送别,可怜只有莺儿。

(0)

清平乐

银梅小院。十二重帘卷。雪北香南春不断。

无奈咏花人倦。满城初试华灯,满庭湿粉空明。

云母屏风月上,高寒如在瑶清。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