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君人者,奔走天下士。
进退手所操,谁云无所事。
祥麟不苟出,妖狐足儇利。
吁嗟进退间,而诚关至治。
何物鬼蜮徒,貌陋据台位。
奸邪惑帝聪,子仪徒自恚。
而亦有人猫,月堂运深智。
李适日衔杯,九龄亦趍避。
朝中有君子,四方君子至。
君看权倖门,群儿竞投刺。
吾闻君人者,奔走天下士。
进退手所操,谁云无所事。
祥麟不苟出,妖狐足儇利。
吁嗟进退间,而诚关至治。
何物鬼蜮徒,貌陋据台位。
奸邪惑帝聪,子仪徒自恚。
而亦有人猫,月堂运深智。
李适日衔杯,九龄亦趍避。
朝中有君子,四方君子至。
君看权倖门,群儿竞投刺。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朱诚泳的《感寓(其四十三)》,以议论和比喻的方式表达了对君主用人之道的感慨。诗人首先指出,贤明的君主应积极寻求天下贤才,进退之间关乎国家治理的兴衰。他批评了那些外貌丑陋却占据高位的奸佞小人,他们迷惑君主视听,如鬼蜮一般。诗人提到像郭子仪这样忠诚的人却遭受误解,同时也有像李适那样沉迷享乐,而贤臣如张九龄则不得不谨慎应对。
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朝廷中君子的重要性和权幸小人的嚣张,暗示一个国家的繁荣需要君子们的扶持,而权贵之门往往成为小人投机钻营之地。整首诗寓言深刻,警示君主应当明辨是非,任用贤良,以维护国家的安定与和谐。
江程潮汛小,沙碛缆行舟。
挈酒寻诗好,披心话客愁。
云归山欲晚,风急雨如秋。
可惜相逢处,匆匆不少留。
青旗猎猎又村庄,仙景还他是水乡。
人近七旬头未白,山无重数叶初黄。
稻畦明月家家酒,茅屋清歌处处霜。
满地菊花秋欲老,客怀牢落愧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