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良夕,坐琼箫锦瑟,寂寂帘阴。
蕙气梳烟香语细,画蛾扑上罗襟。
车子催灯,侍儿收扇,报说夜凉深。
银河天际,起看斜月横参。
行复醉凭人肩,穿花潜远,鬟重不胜簪。
六曲栏杆三面树,可容残梦重寻。
两处高楼,一般中酒,愁绝是孤衾。
梧桐西院,问谁还打疏砧。
如何良夕,坐琼箫锦瑟,寂寂帘阴。
蕙气梳烟香语细,画蛾扑上罗襟。
车子催灯,侍儿收扇,报说夜凉深。
银河天际,起看斜月横参。
行复醉凭人肩,穿花潜远,鬟重不胜簪。
六曲栏杆三面树,可容残梦重寻。
两处高楼,一般中酒,愁绝是孤衾。
梧桐西院,问谁还打疏砧。
这首《念奴娇》描绘了一幅秋夜宴后,美人归去的情景,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深深的思念。
“如何良夕”,开篇便以疑问的语气,引出对美好夜晚的追忆。“坐琼箫锦瑟,寂寂帘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宴会上音乐悠扬、帘幕轻垂的静谧场景,营造出一种幽雅而略带寂寞的氛围。“蕙气梳烟香语细,画蛾扑上罗襟”,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温馨与浪漫,同时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人物的细腻情感。“车子催灯,侍儿收扇,报说夜凉深”,随着夜色渐深,宴席渐渐散去,侍女们忙碌的身影,以及夜凉的信息,都暗示着宴会即将结束。“银河天际,起看斜月横参”,诗人借由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伤感。
接下来,“行复醉凭人肩,穿花潜远,鬟重不胜簪”,描绘了美人归去时的情景,她或许在醉意中依偎在他人的肩膀上,穿过花丛悄悄离去,头发上的重簪似乎也难以支撑住她的重量,暗示了她内心的沉重与不舍。“六曲栏杆三面树,可容残梦重寻”,六曲栏杆旁的树木,仿佛成了她寻找残留梦境的地方,表达了她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回忆。“两处高楼,一般中酒,愁绝是孤衾”,无论是高楼之上还是独自一人,她都只能品尝到孤独与忧愁,尤其是那张空荡荡的床铺,更让她感到无比的寂寞与心痛。“梧桐西院,问谁还打疏砧”,最后,梧桐树下,西院之中,是谁还在轻轻敲打织布机的砧板,这声音仿佛是对她离去的回应,又或是对她思念的寄托。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将一个秋夜宴后,美人归去的场景刻画得淋漓尽致,既有离别的哀愁,也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真挚动人。
眼光及天耳垂谷,密絙悬舆踏空曲。
步步寒瘁不能言,稍见陂陁息初属。
万点晴光遥起灭,散乱白云若沙雪。
一气中边楚粤分,下界浮烟酣如结。
久立独觉此峰尊,馀者碌碌不敢絜。
别耸远峰势疑争,划天拔地剑铓青。
人言猺户窟其下,有门双峙矗若屏。
石门进可几十里,黑箐黄茅互表里。
慨然飞陟奈途穷,收召精魂自此止。
夙昔迈征意,黾勉敬其仪。
仄行无坦步,扣策策已疲。
天高不可恃,诚心易受欺。
辕奔而舟覆,孰为辨夷尼。
以此迭相攻,躁扰缠心脾。
乞我一杯水,亦足朗须眉。
矧兹百斛舟,稳载何弗宜。
乍可伫凉月,兼能延晚飔。
随樯云光转,逐岸蝉声移。
纡徐鸥鹭侧,昼寝梦故怡。
忽念长安道,赫赫罩炎曦。
幸收日下影,来此河之湄。
无乃世网密,复言某在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