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觉庵》
《宿觉庵》全文
宋 / 叶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宿觉名未谢,残山今尚存。

暂开云外宅,不闭雨中门。

麦熟僧常饿,茶枯客谩吞。

荒凉自有趣,衰病遣谁言。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juéān
sòng / shì

宿juémíngwèixiècánshānjīnshàngcún

zànkāiyúnwàizháizhōngmén

màishúsēngcháng饿èchámàntūn

huāngliángyǒushuāibìngqiǎnshuíyán

注释
名:梦境。
未谢:未消散。
残山:残留的山峦。
暂开:暂时打开。
云外宅:云雾之外的居所。
雨中门:即使下雨也不关闭的门。
麦熟:麦子成熟。
僧常饿:僧人常常饥饿。
茶枯:茶叶枯萎。
客谩吞:客人随意吞咽。
荒凉:荒芜冷清。
有趣:有乐趣。
衰病:年老体衰,疾病缠身。
遣谁言:向谁诉说。
翻译
昨夜的梦境尚未消散,残留的山峦依然存在。
暂时打开云雾之外的居所,即使下雨也不关闭门窗。
麦子熟了,僧人依旧常常饥饿,茶叶枯萎,客人只能随意吞咽。
这里荒凉却自有乐趣,只因我年老体衰,病痛无人诉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首句“宿觉名未谢,残山今尚存”表明诗人已经退出了尘世的纷扰,但仍然保留着对自然的感悟和体验。“暂开云外宅,不闭雨中门”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居住的地方,是一处超凡脱俗之所,既不拒绝天空中的云彩,也不避免大自然的恩赐,即使是雨水。

“麦熟僧常饿,茶枯客谩吞”这两句透露出一种幽默和自嘲。诗人通过描写寺庙里的僧侣虽然麦子成熟却仍然饥饿,以及旅途中的客人因为茶水不足而胡乱猜测,表达了对现实生活中物资匮乏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物质欲望淡泊的心态。

最后,“荒凉自有趣,衰病遣谁言”则是诗人对自然界的荒凉之美有着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即使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也无需向别人诉说,因为这种生活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心境,以及对于自然界和生命状态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叶适

叶适
朝代:宋   字:正则   号:水心居士   籍贯: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   生辰: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
猜你喜欢

邃夫弟初入南雍

频收家问为兄慰,初试乡心觉汝难。

资遣聊同从外傅,纵观况已到长安。

半年曾读西铭未,一饭谁将国士看。

留得父书相待久,几多勋业在儒冠。

(0)

衡山归别王生有训刘生行甫石头山下

名山子解从师去,窥得金书大禹文。

山洞不知秋叶改,仙桥直与世人分。

还家犹待湘中月,赠客曾收石上云。

闻道天台堪采药,春风能否复随群。

(0)

曾梅台赴贵州总宪

新恩豸服岭南还,绣斧乘春下百蛮。

三楚别来初转夏,五溪西去但逢山。

简书夜傍星河远,画戟晴临雉堞间。

谁数牂牁通汉使,王章今过七星关。

(0)

与相者

壮年甘勇退,不得问麻衣。

隐卜閒情少,寻仙旧念非。

试看形已槁,岂是遁能肥。

莫讶壶丘子,今来示杜机。

(0)

与国光侄

传闻剑阁倚天青,曾是当年凿五丁。

随待尔知观险阨,书来能写万峰形。

(0)

赠九江陈兵宪·其十二

洗箭归来挂战衣,帐前锐卒半金绯。

不是书生轻破敌,欲令吾道显圆机。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