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弱冠心冥顽,趋庭侍训溪南山。
綵衣朝日动春色,蕙帐秋风生夜寒。
三年奔走衡湘间,候问寝食通平安。
归田在念竟莫遂,陟岵引领空长叹。
结庐新阡陟松柏,捧土涕泪垂汍澜。
仙人怪我久不返,画图寄示青㠝岏。
云霞映隐石崖紫,霜露点染枫林丹。
旧时猿鹤良有待,向夕渔樵相与还。
催呼童仆与老母,杖藜入谷寻柴关。
躬耕力学企先志,绝顶爽气穷跻攀。
忆昔弱冠心冥顽,趋庭侍训溪南山。
綵衣朝日动春色,蕙帐秋风生夜寒。
三年奔走衡湘间,候问寝食通平安。
归田在念竟莫遂,陟岵引领空长叹。
结庐新阡陟松柏,捧土涕泪垂汍澜。
仙人怪我久不返,画图寄示青㠝岏。
云霞映隐石崖紫,霜露点染枫林丹。
旧时猿鹤良有待,向夕渔樵相与还。
催呼童仆与老母,杖藜入谷寻柴关。
躬耕力学企先志,绝顶爽气穷跻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回忆年轻时在南山接受父亲教诲的情景,以及后来的生活变迁和归隐愿望。首联“忆昔弱冠心冥顽,趋庭侍训溪南山”展现了诗人青少年时期懵懂顽皮,但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成长的画面。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綵衣朝日动春色,蕙帐秋风生夜寒”描绘了四季变换中的家庭温馨,以及诗人离家在外的奔波与对家人的牵挂。
“三年奔走衡湘间,候问寝食通平安”表达了诗人在外游历的艰辛,以及对家人生活的关心。然而,“归田在念竟莫遂”流露出未能如愿归隐的遗憾,只能“陟岵引领空长叹”。诗人筑屋于新阡,怀念故土,感叹“仙人怪我久不返”,暗示了他对尘世的留恋和对仙境的向往。
“云霞映隐石崖紫,霜露点染枫林丹”描绘了一幅秋色斑斓的山野画卷,寓言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超脱世俗的理想。最后,诗人决定回归田园,与猿鹤为伴,持杖寻柴,展现出一种躬耕力学、追求先志的坚韧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人生历程,情感丰富,既有对亲情的眷恋,又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的心境和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