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边万象寄凭栏,露柳烟蒲不耐看。
天地一时秋气动,山川四望客怀宽。
稻花饱雨摇新霁,蕉叶招风送早寒。
短褐萧萧知己少,任无鱼食铗休弹。
吟边万象寄凭栏,露柳烟蒲不耐看。
天地一时秋气动,山川四望客怀宽。
稻花饱雨摇新霁,蕉叶招风送早寒。
短褐萧萧知己少,任无鱼食铗休弹。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陶安的《登楼》,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时的感受。首句“吟边万象寄凭栏”表达了诗人借吟咏来寄托对眼前景象的感慨,倚栏而望,万象尽收眼底。接下来,“露柳烟蒲不耐看”写出了秋天清晨的景色,露水打湿的柳树和烟雾缭绕的菖蒲,虽美却不免带有一丝凄清。
“天地一时秋气动,山川四望客怀宽”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气息,诗人感到天地间弥漫着秋意,山川之景让他的胸怀变得开阔。接着,“稻花饱雨摇新霁”描绘了雨后稻田的清新景象,稻谷在雨后摇曳,仿佛在庆祝雨后的宁静与新生。
“蕉叶招风送早寒”则暗示了季节的转换,蕉叶在微风中摇曳,带来了初秋的凉意。最后,“短褐萧萧知己少,任无鱼食铗休弹”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淡泊,穿着简朴的他感叹知音稀少,即使没有佳肴美酒,也无需再弹铗(借用典故,表示怀才不遇),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景为背景,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人生哲理,体现了明代士人的心态与情怀。
盘马万山顶,弹禽群木中。
追思年少行乐,减尽旧豪雄。
三十六峰青矗,三百六滩碧逝,归路杳重重。
拱手问仙伯,谪宦岂天公。奉慈亲,携稚子,访琳宫。
太虚点雪高处,万虑一杯融。
但得挈家归隐,何用举家拔宅,鸡犬亦升空。
长啸下山去,脚底响松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