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四弦》
《十四弦》全文
宋 / 许及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马上征人湿拥毡,犹将愁思曲中传。

向来有句真成谶,小雨斜风十四弦。

(0)
鉴赏

这首宋朝许及之的《十四弦》,以“马上征人”为背景,描绘了一幅边塞战士在行军途中,内心愁绪难抑,通过音乐抒发情感的画面。诗中的“十四弦”,可能指的是乐器的弦数,暗示了演奏者所用乐器的种类或大小,与音乐的哀婉相呼应。

首句“马上征人湿拥毡”,生动地刻画了边疆战士在恶劣天气下,身披厚重的毛毡,骑马行进的情景。这里的“湿”字,不仅指天气的湿润,也暗含了战士们内心的潮湿,即他们因远离家乡、思念亲人而产生的忧郁情绪。

次句“犹将愁思曲中传”,进一步揭示了战士们通过音乐来表达和传递内心的情感。在艰苦的环境中,音乐成为他们寄托情感、排解愁绪的重要方式。这句诗体现了音乐在古代社会,特别是边疆战士生活中的特殊意义。

后两句“向来有句真成谶,小雨斜风十四弦”,则以一种深沉的意味,表达了音乐与命运之间的微妙联系。这里的“向来有句”暗示了之前某句话或预言,实际上已经预示了某种不幸或结局。“真成谶”则强调了这句话的准确性和预言性质。最后,“小雨斜风十四弦”既是对前文情境的补充,也是对音乐力量的一种象征性描述。十四弦的乐器在细雨斜风中演奏,仿佛是自然界的微弱回响,与战士们的内心世界产生了共鸣,使得音乐不仅仅是艺术的表现,更成为了连接现实与想象、个人情感与宇宙秩序的桥梁。

整体而言,《十四弦》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疆战士在艰苦环境下的情感世界,以及音乐作为心灵慰藉的独特力量,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作者介绍

许及之
朝代:宋

许及之(?~一二○九),字深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淳熙七年(一一八○)知袁州分宜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以荐除诸军审计,迁宗正簿。十五年,为拾遗。光宗受禅,除军器监、迁太常少卿,以言者罢。绍熙元年(一一九○)除淮南东路运判兼提刑,以事贬知庐州。召除大理少卿。宁宗即位,除吏部尚书兼给事中。以谄事韩侂胄,嘉泰二年(一二○二)拜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兼参政。韩败,降两官,泉州居住。嘉定二年卒。 
猜你喜欢

山丹花

团栾蜂蕊簇枝间,铅鼎成丹七返还。

乞与幽人伴幽壑,不妨相对两朱颜。

(0)

鄱阳湖

凄悲鸿雁来,泱漭鱼龙蛰。

雷霆一鼓罢,星斗万里湿。

波翻渔火碎,月落村舂急。

折苇已纷披,衰杨尚僵立。

长年畏简书,今夕念蓑笠。

江湖有佳思,逆旅百忧集。

(0)

咏雪

至日阳初复,丰年瑞遽臻。

飘飖初未积,散漫忽无垠。

万木青烟灭,千门白昼新。

往来冲更合,高下著何匀。

望好登长榭,平堪走画轮。

马寒毛缩猬,弓劲力添钧。

客醉看成眩,儿娇咀且颦。

虚堂明永夜,高阁照清晨。

树石诗翁对,川原猎骑陈。

冻狐迷旧穴,饥雀噪空囷。

此土偏宜稼,而予滥长人。

应须待和暖,载酒共行春。

(0)

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

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头秋色亦萧疏。

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

(0)

酹江月/念奴娇.括陶渊明归去来

问陶彭泽,有田园活计,归来何晚。

昨梦皆非今觉是,实迷途其未远。

松菊犹存,壶觞自酌,寄傲南窗畔。

闲云出岫,更看飞鸟投倦。

归去请息交游,驾言焉往,独把琴书玩。

孤棹巾车丘壑趣,物与吾生何恨。

宇内寓形,帝乡安所,富贵非吾愿。

乐夫天命,聊乘化以归尽。

(0)

初入洞霄

半生华发笑茫然,作意清朝到洞天。

叠嶂互□芒屩稳,飞云故傍葛巾偏。

忍思城市轮蹄梦,款结山林笋蕨缘。

我有赐馀苍玉璧,与君同试酌寒泉。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