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携数卷书,歌诵剑江上。
书中何所言,一一超形象。
我心会其神,源泉莫知乡。
中有几微存,欲语恐添障。
安得凌长风,趋拜濂溪丈。
我携数卷书,歌诵剑江上。
书中何所言,一一超形象。
我心会其神,源泉莫知乡。
中有几微存,欲语恐添障。
安得凌长风,趋拜濂溪丈。
这首诗名为《剑江道中》,是明代诗人邵宝所作。邵宝,字国贤,号遵岩,江苏无锡人,明代著名学者、文学家和教育家。
诗人在剑江边携书而行,吟诵之声回荡在江面上。他所读之书中的内容,仿佛超越了文字本身,化为一个个生动的形象。诗人的心灵与书中之意境相契,如同探寻着源头,却不知其究竟源自何处。诗中提到的“几微”,可能指的是微妙之处或难以言表的意境,诗人欲言又止,担心话语会成为理解上的障碍。
最后两句“安得凌长风,趋拜濂溪丈”表达了诗人渴望能够像超越长风一样,去亲近并学习宋代哲学家周敦颐(濂溪先生)的思想境界。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求,也展现了他对高深学问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行走在剑江边,手捧书籍,内心与书本内容产生共鸣的过程,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以及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圣母祠堂药树香,邑君承命荐椒浆。
风云大感精神地,雷雨频过父母乡。
尽日一川侵草绿,回车二麦绕山黄。
野人久会神仙事,敢奏歌钟庆万箱。
峥嵘澈倒景,刻峭俯无地。
勇进攀有缘,即崄恐迷坠。
窅然丧五蕴,蠢尔怀万类。
实际罔他寻,波罗必可致。
南山缭上苑,祇树连岩翠。
北斗临帝城,扶宫切太清。
餐和裨日用,味道懿天明。
绿野冷风浃,紫微佳气晶。
驯禽演法要,忍草藉经行。
本愿从兹适,方知物世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