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金山》
《游金山》全文
宋 / 蔡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襆被归来万事轻,此行得得为登临。

苍崖斗绝山浮玉,碧瓦鳞差地布金。

千里江淮穷远目,十年尘土愧初心。

何人为击中流楫,北望神州泪满襟。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蔡戡所作的《游金山》。诗中描绘了诗人游历金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联“襆被归来万事轻,此行得得为登临”,开篇即点明了诗人携带着简单的行囊归来,内心却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这不仅是对物质负担的卸下,更是心灵上的解脱。诗人特意前来登山,不仅是为了欣赏美景,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与自我超越。

颔联“苍崖斗绝山浮玉,碧瓦鳞差地布金”描绘了金山的壮丽景色。苍翠的山崖峭壁直插云霄,仿佛是镶嵌在天边的白玉;而山脚下的建筑,碧瓦层层叠叠,如同金色的鳞片铺展大地,展现出一种富丽堂皇的景象。这两句通过对比和比喻,生动展现了金山的雄伟与华美。

颈联“千里江淮穷远目,十年尘土愧初心”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与反思。千里之遥的江淮之地,尽收眼底,但心中却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十年间,经历了无数风尘仆仆的日子,如今回望初心,不禁感到一丝愧疚与遗憾。这里既有对时光易逝的感叹,也有对自我追求与实现之间差距的自省。

尾联“何人为击中流楫,北望神州泪满襟”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诗人想象着有人在江心击楫,向着北方的神州大地望去,泪水不禁溢满衣襟。这一场景充满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与悲愤。在个人与国家、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诗人的情感达到了极致,表达了对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热切期盼与深情寄托。

整首诗以游历金山为背景,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深邃的思想。从个人的轻松与解脱,到对历史、自然和国家的深刻感悟,再到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挣扎,诗人的思绪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触及了人性与社会的深层次问题。

作者介绍

蔡戡
朝代:宋   字:定夫   籍贯:福建仙游   生辰:1141—1182

蔡戡(1141—1182),南宋官吏。字定夫,福建仙游人,蔡襄五世孙,蔡伸嫡孙。始居武进,初以荫补溧阳尉,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累官宝谟阁直学士。七年,召试馆职授秘书省正字。八年,知江阴军。历广东、京西转运刮宫,广东、湖南提刑。淳熙十年(1183)由湖广总领徙建康府总领,寻徙淮西总领。光宗绍熙元年(1190)为浙东提刑,召除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五年,兼知临安府,再任湖广总领。宁宗庆元二年(1196)知隆兴府。嘉泰元年(1201)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勤政爱民,赢得清声。生性洒脱,不肯与权奸
猜你喜欢

东坡除夜三十九遂引乐天行年三十九岁暮日斜

昔人三十九,已叹日斜时。
吾今七十六,屈指一倍之。
岂唯桑榆晚,正自入崦嵫。
灰中炭暗尽,岂不心自知。
且饮生朝酒,更赋梅山诗。

(0)

癸卯冬解官三山归双溪自南而北路傍梅花经月

路出南州向北来,吴山梅冷粤山开。
阳和次第随程到,一月吹香管客回。

(0)

胡彦功挽章中间家事少贬遂谢宾客绝馈饷者三

祖风文采秀儒林,父德幽遐玉有音。
廷尉何妨谢诸客,鸱夷还复致千金。
门前舆马多英贵,架上图书浩古今。
欲识遗芳传不朽,伯喈文字在球琳。

(0)

寄鞏丈哭孙

情爱难缠旷士襟,俗缘那似道缘深。
已知达识空诸幻,万事从头付醉吟。

(0)

讲官沈大监献东宫米字回赐笔墨因作小诗以求

闻道宝书天上去,却携香墨袖中归。
安西纸背曾题识,黟饼文房要发挥。
素箧想藏玄玉炯,晴窗应试翠云霏。
先生不作曹瞒吝,分我东斋发易机。

(0)

甲辰岁进诗一编孝宗许其清新翌旦宣谕宰执召

午漏奏新诗,昕朝召节飞。
若非梁武帝,谁识谢玄晖。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