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澨隐孤寺,沮光浮翠侵。
客行花雨际,僧卧筱烟深。
怖鸽晓还集,惊乌夜不禁。
谁能灰寇火,更布给园金。
漳澨隐孤寺,沮光浮翠侵。
客行花雨际,僧卧筱烟深。
怖鸽晓还集,惊乌夜不禁。
谁能灰寇火,更布给园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寇乱之后,途径慈化寺时所见之景及内心感受。首联“漳澨隐孤寺,沮光浮翠侵”以山水为背景,隐现一座孤寺,光影与翠色交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颔联“客行花雨际,僧卧筱烟深”则通过行客与僧人的对比,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向往与追求。
颈联“怖鸽晓还集,惊乌夜不禁”描绘了清晨与夜晚的景象,鸽子在晨光中聚集,乌鸦在夜晚惊飞,自然界的生灵虽有规律,却也透露出一种不可预知的动荡感,与诗人在乱世中的心境相呼应。尾联“谁能灰寇火,更布给园金”表达了诗人对平息战乱、重建家园的渴望,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乱世的无奈与希望,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主人敬爱客,招我清江湄。
悲风起天末,白鹭羽参差。
方舟扬素波,箫鼓传山陂。
中厨出礼膳,华筵列芳卮。
秦筝奋新声,凄凄一何悲。
歌者歌自苦,知音竟为谁。
欢乐不可常,去去从此辞。
风尘怆中怀,令德以相期。
寂寞韩侯居,奕奕韩侯祠。
晨风动高林,落叶何纷披。
侯也未遇时,偃蹇何足奇。
伏剑逢真主,百万驱熊罴。
英略照中原,雄心狭四维。
惜哉壮士规,乃为儿女欺。
楚汉分鼎立,侯也胡其疑。
英雄偶失策,万古有余悲。
父老闻我旋,走书来相存。
长者毡貂貐,幼者奉衣巾。
盘飧多礼膳,络绎在吾门。
仓皇出肃客,俱我平生亲。
长揖失次第,各各叙寒温。
坐中起相劳,行路多风尘。
如何客子颜,反若生阳春。
自汝远行游,乡国难具陈。
豺虎满路衢,白日愁行人。
朝餐藜与藿,夕卧无安衾。
饥寒且不保,骨肉含苦辛。
父老重起词,方与子所云。
子其勿语人,恐令长吏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