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茅山书院谒侯处士像》
《茅山书院谒侯处士像》全文
宋 / 巫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斋粮资讲舍,遗像拜山中。

不尚神仙术,特存儒者风。

斯文真未丧,吾道岂终穷。

为忆皋比拥,庭前古木丛。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áoshānshūyuànhóuchùshìxiàng
sòng /

zhāiliángjiǎngshèxiàngbàishānzhōng

shàngshénxiānshùcúnzhěfēng

wénzhēnwèisàngdàozhōngqióng

wèigāoyōngtíngqiáncóng

翻译
斋粮供给讲堂,山中祭拜遗像。
不崇尚仙术,只保留读书人的风范。
文化的精髓并未丧失,我们的道路难道会永远困厄?
怀念往昔披着虎皮的学者,庭院前有成丛的古树。
注释
斋粮:供奉讲堂的粮食。
讲舍:学校或讲堂。
遗像:去世者的画像。
山中:在山里。
神仙术:修炼长生不老的法术。
儒者风:儒家学者的品格和风度。
斯文:指文化和教育。
未丧:并未失去。
穷:困厄,走投无路。
皋比:古代坐具,这里代指学者。
拥:拥有,此处指学者的形象。
庭前:庭院前面。
古木丛:成片的老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巫伋创作的《茅山书院谒侯处士像》。从鉴赏角度来看,诗中充满了对古典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尊崇与传承。

"斋粮资讲舍,遗像拜山中。不尚神仙术,特存儒者风。"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书院教育的支持,以及对儒学传统的珍视。"斋粮"指的是供养师生之用,"讲舍"则是学习讨论的地方。"遗像拜山中"可能是在描述某种纪念或祭祀活动,而诗人强调不追求神仙术,这表明他对世俗生活和现实价值的重视。

"斯文真未丧,吾道岂终穷。" 这两句是说儒家文化并没有丢失,自己的道路也不会走到绝路。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自己所信仰的坚定,以及对未来保持乐观的态度。

"为忆皋比拥,庭前古木丛。" 最后两句则是在回忆与怀念某位前贤(可能是书院中的人物),并且通过对庭前的古树丛生的描绘,传递了一种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厚重感。

整首诗通过对书院生活、儒家思想的歌颂,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切情感和坚守信仰的决心。

作者介绍

巫伋
朝代:宋

建康府句容人。巫必子。高宗绍兴二十年,以端明殿学士除签书枢密院事。因辅政无能、黩货营私而为台谏论劾,越二年即罢落职。
猜你喜欢

减字浣溪沙/浣溪沙·其十一

青翰舟中祓禊筵。粉娥窥影两神仙。

酒阑飞去作非烟。

重访旧游人不见,雨荷风蓼夕阳天。

折花临水思茫然。

(0)

武陵春.花想容

南国佳人推阿秀,歌醉几相逢。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未抵情浓。津亭回首青楼远,帘箔更重重。

今夜扁舟泪不供。犹听隔江钟。

(0)

忆仙姿/如梦令·其九

梦想山阴游冶。深径碧桃花谢。

曲水稳流觞,暖絮芳兰堪藉。萧洒。萧洒。

月棹烟蓑东下。

(0)

忆仙姿/如梦令·其八

江上潮回风细。红袖倚楼凝睇。

天际认归舟,但见平林如荠。迢递。迢递。

人更远于天际。

(0)

水调歌头

既难求富贵,何处没溪山。

不成天也,不容我去乐清闲。

短褐宽裁疏葛,柱杖横拖瘦玉,著个竹皮冠。

弄影碧霞里,长啸翠微间。醉时歌,狂时舞,困时眠。

翛然自得,了无一点俗相干。

拟把清风明月,剪作长篇短阕,留与世人看。

待倩月边女,归去借青鸾。

(0)

复用前韵

放逐归来户已篷,梦魂时到浙江东。

心如止水偏陶月,身似虚舟但逐风。

云路自怜飞鸟倦,山盟谁与白鸥同。

管城本乏封侯骨,人道中书却不中。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