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龙抱明珠,高卧万丈下。
岂无善水人,谁是得珠者。
至人有神手,上智无浅心。
直须入无伦,始克开重阴。
骊龙抱明珠,高卧万丈下。
岂无善水人,谁是得珠者。
至人有神手,上智无浅心。
直须入无伦,始克开重阴。
这首诗名为《文公书厨·于穆元圣》,作者陈普是宋末元初时期的诗人。诗中以骊龙(古代神话中的神龙)怀抱着明珠的意象,象征着深藏不露的智慧或珍贵的才识。"高卧万丈下"描绘了这种深藏不显的境况,暗示着明珠般的才华尚未被世人所识。
接着,诗人提出疑问:"岂无善水人,谁是得珠者?"这是对能否找到能够发掘和理解这明珠之人的期待,暗喻寻找真正理解和赏识人才的贤能之人。"至人有神手,上智无浅心"进一步强调,只有最高尚的人(至人)和最明智的人(上智)才能拥有洞察力和深度去发现并珍视这份才华。
最后两句"直须入无伦,始克开重阴","无伦"意味着超越常人,"重阴"则可能指深沉的困境或难以触及的领域。诗人认为,要揭示这明珠的价值,必须突破常规,深入无人涉足之处,才能真正开启并展现其光辉。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性地表达了对杰出人才的渴望和对发掘他们潜力的深刻见解,同时也传达出对卓越与洞察力的赞美。
万山秋老。西风紧,冷枫红入幽窅。
白云出岫本无心,有寻秋人到。怅千里、江南路杳。
断霞残锦知多少。
正树影翻鸦,更雁带寒声,夕阳斜挂林杪。
相对飞瀑流泉,素怀似洗,一襟诗思清妙。
身如野鹤独飘然,任高歌长啸。
见几处、淡烟衰草,乱蛩啼遍停车道。
待策杖归来,十幅吟笺,休教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