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秋老。西风紧,冷枫红入幽窅。
白云出岫本无心,有寻秋人到。怅千里、江南路杳。
断霞残锦知多少。
正树影翻鸦,更雁带寒声,夕阳斜挂林杪。
相对飞瀑流泉,素怀似洗,一襟诗思清妙。
身如野鹤独飘然,任高歌长啸。
见几处、淡烟衰草,乱蛩啼遍停车道。
待策杖归来,十幅吟笺,休教闲了。
万山秋老。西风紧,冷枫红入幽窅。
白云出岫本无心,有寻秋人到。怅千里、江南路杳。
断霞残锦知多少。
正树影翻鸦,更雁带寒声,夕阳斜挂林杪。
相对飞瀑流泉,素怀似洗,一襟诗思清妙。
身如野鹤独飘然,任高歌长啸。
见几处、淡烟衰草,乱蛩啼遍停车道。
待策杖归来,十幅吟笺,休教闲了。
这首《霜叶飞·题霜林觅句图》由清代诗人沈蕊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霜林中寻觅佳句的画面。全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审美体验,展现了其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开篇“万山秋老”,点明季节与环境,秋意浓重,山色苍老,营造出一种深沉而静谧的氛围。“西风紧,冷枫红入幽窅”一句,通过西风的强劲和冷枫的红艳,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肃杀与美丽。接着,“白云出岫本无心,有寻秋人到”,以白云的自由无拘来衬托出寻找秋天美景的人的兴致与心境。
“怅千里、江南路杳”一句,表达了对远方江南美景的向往与遗憾,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的延伸。接下来,“断霞残锦知多少”,描绘了夕阳余晖在天边形成的绚烂景象,丰富了画面的色彩层次。
“正树影翻鸦,更雁带寒声,夕阳斜挂林杪”几句,细腻地描绘了黄昏时分树林中的景象,树影与乌鸦的互动,大雁的鸣叫,以及夕阳的斜照,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秋日画卷。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相对飞瀑流泉,素怀似洗,一襟诗思清妙”则将画面推向高潮,瀑布与流水的声音仿佛洗涤了诗人心灵的尘埃,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使他的思绪变得清澈而美妙。这一段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象征着诗人的心境得到了净化与升华。
最后,“身如野鹤独飘然,任高歌长啸”,诗人自比为自由自在的野鹤,表达了他追求心灵自由与独立的精神状态。面对自然美景,他放声高歌,释放内心的情感,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与豪情。
“见几处、淡烟衰草,乱蛩啼遍停车道”,描绘了秋日傍晚的另一番景象,淡烟笼罩下的衰草与乱蛩的啼鸣,构成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待策杖归来,十幅吟笺,休教闲了”,表达了诗人期待再次回到自然中寻找灵感,创作更多佳句的愿望。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是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巧妙融合,展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审美情趣,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态度的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